丹桂更束薪,白璧偿斗粟。
况兹风雨朝,泥潦坏墙屋。
败灶方生鱼,并日能薄粥。
始知箪瓢人,陋巷本自足。
宁见子桑诗,若歌复若哭。
丹桂更束薪,白璧偿斗粟。
况兹风雨朝,泥潦坏墙屋。
败灶方生鱼,并日能薄粥。
始知箪瓢人,陋巷本自足。
宁见子桑诗,若歌复若哭。
这首诗描绘了雨天生活中的艰辛与困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人以“丹桂更束薪,白璧偿斗粟”开篇,将珍贵的丹桂比作薪柴,白璧象征价值高昂的食物,以此形象地表达了在艰难时期物资的匮乏和生活的不易。
接着,“况兹风雨朝,泥潦坏墙屋”,描述了恶劣的天气导致房屋受损,生活更加艰难的场景。通过“败灶方生鱼,并日能薄粥”的描述,展现了食物的稀缺,以及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始知箪瓢人,陋巷本自足”,诗人在此处反思,那些生活在简陋环境中的古人,虽然物质贫乏,但内心满足,精神富足。这句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赏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最后,“宁见子桑诗,若歌复若哭”,诗人以子桑的诗歌为喻,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应保持乐观的态度,既能在逆境中找到安慰,也能在痛苦中寻求解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玉枝零乱,怎不向、金壶幽贮。
算误倚枯丛,更催春羯,相近都非素侣。
雾鬓风鬟轻寒里,悄写影、水烟荒渚。
问世外灵根,花中高韵,几人知汝。无语。
前身瑶苑,忆陪灵圉。
近纸帐深更,冰魂禁守,不受栖香翠羽。
霜气添明,月波流滟,谁个冷心相与。
凝目久,尘外幽人若接,碧琴横伫。
华事偏多耽误,雨搁风延,更甚晴悭。
枉了一春空过,揽镜愁颜。
晨梦初兴,丁香满树,隔院堪攀。
拟墨妙细写,怀芬取态,数绕回环。
春衣换了,安排闲计,病里最此相关。
风信紧、落梅期迅,又递花间。
不如阴翳,柳华迟放,暂许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