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庐好,虫鸟一时栖。
蜕蛹美逾蝴蝶美,子规啼后鹧鸪啼。耳目两迷离。
山庐好,虫鸟一时栖。
蜕蛹美逾蝴蝶美,子规啼后鹧鸪啼。耳目两迷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居景象。"山庐好"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赞美,"虫鸟一时栖"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接下来,诗人以"蜕蛹美逾蝴蝶美"比喻生命的蜕变过程,暗示着自然界的奇妙变化和生命的美丽。"子规啼后鹧鸪啼"通过鸟鸣声的交替,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最后的"耳目两迷离",既可能是指视听的享受,也可能是诗人沉浸在这样的景致中,心境变得模糊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深深感悟。高燮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这首诗也不例外,体现了那个时期文人对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思考。
尽日瞢腾怕展眉。此中情况倩谁知。
却忆歌声箫局底。休理。悲秋争遣到今时。
淼淼江乡波路阔。荻芦萧瑟雁南飞。
怅望清晖怜玉臂。沈醉。自牵乡思自禁持。
又悤悤、负了饯春杯,梦翼落丰台。
想镫唇泥影,镜心写恨,一样愁怀。
为我飞蓬蕉萃,珠桂费安排。
记否双栖约,藤阴斜街。
见说长安花好,奈感时溅泪,倦眼慵抬。
便金门挟策,惭愧济时才。
笑虚名、凤池迢递,但为君、珍重博花钗。
聊寄慰、几行珠字,翠锁眉开。
画中如睹中兴,有清更吊寒湘水。
艰难组练,仓皇楼橹,风云伊始。
一蹶枋头,重封崤谷,谁窥天意。
剩江山依旧,功成痛定,忆慷慨,靴刀事。
当日参军蛮语,决危疑、琅琅大计。
怀沙竟挽,回天终赖,沈碎伤逝。
莽莽神州,寥寥人物,而今何世。
只闻鼙太息,惊波楚渚,又秋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