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叠韵答徐半溪》
《六叠韵答徐半溪》全文
明 / 顾应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隔林啼鸟自间关,惊起幽人梦里閒。

渴思欲吞云梦泽,卧游应遍武夷山。

但将俗念抛千劫,未达仙阶只一间。

莫讶惠能真獦獠,由来佛性不拘蛮。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首联“隔林啼鸟自间关,惊起幽人梦里閒”,通过林中鸟鸣唤醒沉睡的幽人,暗示自然界的生机与人类心灵的觉醒,鸟鸣声打破了宁静,仿佛是大自然对人的呼唤,让人从梦境中醒来,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颔联“渴思欲吞云梦泽,卧游应遍武夷山”,表达了诗人渴望探索广阔天地、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云梦泽和武夷山分别代表了广阔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想象自己如同在这些壮丽的自然景观中游历,体验着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滋养。

颈联“但将俗念抛千劫,未达仙阶只一间”,揭示了诗人对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升华的执着。这里的“千劫”象征时间的漫长与世事的变迁,“一间”则暗示了达到精神境界的难度与独特性,强调了个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独立。

尾联“莫讶惠能真獦獠,由来佛性不拘蛮”,引用佛教故事中的惠能和尚,以其不受地域、种族限制的精神境界,鼓励读者不必惊讶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神追求,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平等与普遍性。这里也暗含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开放态度,认为真正的精神追求超越了表面的差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精神境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内在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超越与心灵解放的向往。

作者介绍

顾应祥
朝代:明

(1483—1565)明浙江长兴人,字唯贤,号箬溪。弘治十八年进士,授饶州府推官。时乐平知县为桃源洞农民军所执,应祥单身入其营劝说,令竟得释。奔母丧家居十五年,嘉靖中累迁刑部尚书,奏定律例。严嵩专权,应祥以耆旧自居,嵩不悦,以原官出南京,寻致仕,又十二年卒。应祥为王守仁弟子,博学嗜书,九流百家皆识其首尾。尤精算学,有《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弧矢算术》、《授时历撮要》诸书。又作《传习疑录》、《龙溪致知议略》,申其师说。别有《惜阴录》、《南诏事略》、《归田诗选》等。
猜你喜欢

次方桐翁世丈留别韵

蒲轮安稳不须停,心醉诸生有六经。

湖上曾悬高士榻,天边再见丈人星。

乡愁水曲鸥波远,老怯宵寒鹤梦醒。

归向君山蓄春茗,一瓢径欲递中泠。

(0)

乙未随计赴都述怀·其三

自从嫁得浮云婿,十日归家百日游。

未免多男为尔累,尚无交谪重吾忧。

奉亲甘旨先宜蓄,教子宽严有善谋。

望我成名休化石,山山指日是刀头。

(0)

宦邸书怀·其一

年少初辞阙,沾恩更隐难。

已知成傲吏,不敢耻微官。

劲节凌冬劲,寒枝历岁寒。

抱琴时弄月,流水为谁弹。

(0)

黄金埠旅泊感赋

烽火惊心岁几回,江花溅泪向人开。

韶光薄幸春如寄,芳草无言客又来。

岂有间情吟芍药,更无清梦到瑶台。

浮家泛宅知何处,烟水茫茫极可哀。

(0)

登{山考}{山考}山

峭壁凌霄拥翠屏,攀藤援石度岩扃。

云迷洞口猿高卧,泉响山腰鹤静听。

六皖江吞湖水白,九华峰接海门青。

登临不觉天将晚,隐隐疏林挂暮星。

(0)

读煦斋先生卜魁集·其二

果使身能逸,为欢岂有涯。

僧煨宰相芋,僮种故侯瓜。

勋业看儿辈,恬熙视帝家。

著书多岁月,日日醉流霞。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