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白鹿洞书院》
《游白鹿洞书院》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晦翁一别遂千秋,跨鹿乘云何处游。

人随流水去不返,名与好山空自留。

峰峦戢戢田园净,藤刺深深磴道幽。

宝匣尘生弦索断,遗音重抚泪双流。

(0)
注释
晦翁:指黄庭坚,号晦庵,宋代文学家。
乘云:形容超凡脱俗的旅行方式。
去不返:离去不再返回。
空自留:空留下。
戢戢:形容山峰众多密集。
磴道:山路。
宝匣:珍贵的乐器盒。
遗音:遗留的音乐。
翻译
晦翁一别后就再无相见,他骑着鹿踏着云游向何方?
人们跟随流水离开不再回头,名声和美景空自留在原地。
山峰峻峭田园洁净,藤蔓深深石阶幽深。
珍贵的乐器积满灰尘,弦索已断,旧日的乐音只能再次抚琴时泪流满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游白鹿洞书院》,表达了对晦翁(朱熹)的怀念以及对白鹿洞书院景致的感慨。首句“晦翁一别遂千秋”直接点出对朱熹的追忆,暗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跨鹿乘云何处游”描绘了晦翁仙逝后神秘而遥远的踪迹,寓含对其高洁品性的赞美。

“人随流水去不返,名与好山空自留”两句,通过流水和好山的永恒,反衬人生短暂,晦翁虽已离去,但其名声与白鹿洞的美好景色一同长存。“峰峦戢戢田园净,藤刺深深磴道幽”则描绘了书院周围的宁静与深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最后,“宝匣尘生弦索断,遗音重抚泪双流”表达了诗人对晦翁遗留在这里的琴瑟之音的追忆,抚琴时不禁泪流,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是对白鹿洞书院历史文化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望远行

当时云雨梦,不负楚王期。

翠峰中、高楼十二掩瑶扉。

尽人间欢会,只有两心自知。渐玉困花柔香汗挥。

歌声翻别怨,云驭欲回时。

这无情红日,何似且休西。

但涓涓珠泪,滴湿仙郎羽衣。怎忍见、双鸳相背飞。

(0)

捣练子·其二

初酒醒,乍衣单。褪著裙儿侧著冠。

门外小桥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残。

(0)

导引.太宗元德皇后御容赴启圣院奉安至和二年

宝图全盛,端拱信巍巍。声教暨华夷。

辰髦尽入英雄彀,齐筑太平基。仙舆前指玉霄归。

夹道九鸾飞。真宫秘殿严崇奉,圣治永无为。

(0)

奉宝册导引三首·其二景灵宫

明明道祖,金阙冠仙真。清禁降飙轮。

遥源始悟垂鸿庆,亿兆耸群伦。虔崇徽号盛仪陈。

宝册奉良辰。邦家亿载蒙繁祉,圣寿保无垠。

(0)

虞主祔庙仪仗内导引一首

轻舆小辇,曾宴玉栏秋。庆赏殿宸游。

伤心处,兽香散尽,一夜入丹邱。翠帘人静月光浮。

但半卷银钩。谁知道,桂华今夜,却照鹊台幽。

(0)

恭上寿圣皇太后至尊寿圣皇帝.寿成皇后尊号册宝导引一首

皇家盛事,三殿庆重重。圣主极推崇。

瑶编宝列相辉映,归美意何穷。钧韶九奏度春风。

彩仗焕仪容。欢声和气弥寰宇,皇寿与天同。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