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斩虚空,万象鸣嚗嚗。
年年向斯辰,令人倍发恶。
利剑斩虚空,万象鸣嚗嚗。
年年向斯辰,令人倍发恶。
这首诗以利剑斩破虚空的意象开篇,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力量和决断,仿佛能切割开无形的世界,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万象鸣嚗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效果,通过声音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万物在剑光下发出的震撼之声。
接下来,诗人将时间引向每年的同一时刻,"年年向斯辰",暗示这个场景并非偶然,而是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规律或仪式感。然而,这似乎并未带来平静,反而"令人倍发恶",让人感到更加深切的厌恶或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比剑的威力与人们内心的感受,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情绪冲突,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不公或困扰的愤慨,或者是对世间苦难的深刻反思。释咸杰作为宋代的禅宗僧人,他的诗歌往往寓含哲理,这首诗也不例外,借剑的意象传达出对世间现象的洞察和批判。
岩上草色肥,岩下水流急。
策杖上岩颠,山空人独立。
奇峰秀削插当面,晓起凌虚天一线。
轰轰震谷雷乍鸣,重岩陡转飞白练。
如烟如雪势奔腾,大珠小珠满地溅。
碧潭千尺窈而深,响滴铜壶漏传箭。
蛟龙不作尘不染,皎洁水光澈底见。
静观顿使道心清,日暮云封犹眷恋。
早慧物所志,汝质乃近愚。
独喜性静默,嗜好与俗殊。
家贫无长物,所有书五车。
喜汝能博涉,六籍供田渔。
汝爷笑谓我,此吾行秘书。
每当下学归,兄弟相喁于。
作字亦不丑,簪花善临摹。
书成请评骘,含笑牵娘裾。
我老百无欢,见此颇自娱。
此景今不再,回首悲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