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有贤女,修行扬清声。
西家有贤女,落落无时名。
匿彩潜光世不见,西家反向东家羡。
铅华刻意为摧藏,不特人忘家亦忘。
始知真品入时难,国香谁识林中兰。
野花丛丛舒艳蕊,露冷烟深采未已。
此时贤女方深居,肯学东家殉虚誉。
春华秋实各有时,慎莫但取夭秾枝。
东家有贤女,修行扬清声。
西家有贤女,落落无时名。
匿彩潜光世不见,西家反向东家羡。
铅华刻意为摧藏,不特人忘家亦忘。
始知真品入时难,国香谁识林中兰。
野花丛丛舒艳蕊,露冷烟深采未已。
此时贤女方深居,肯学东家殉虚誉。
春华秋实各有时,慎莫但取夭秾枝。
这首清代凌树屏的《行路难(其四)》描绘了一幅贤淑女子隐逸高洁的形象。诗中的“东家有贤女,修行扬清声”赞美了东家女子的德行和声誉,而“西家有贤女,落落无时名”则暗示西家女子虽然才华出众,却因低调而未被广泛知晓。诗人以“匿彩潜光”形容西家女子的淡泊名利,连家人也几乎忘记她的存在。
“铅华刻意为摧藏,不特人忘家亦忘”进一步强调了西家女子的超然态度,她不追求表面的繁华,连家庭也不再是她的牵绊。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真正品格高尚者的敬佩,认为像兰花一样质朴的美才是真正的珍贵,却被忽视在“林中”。
“野花丛丛舒艳蕊,露冷烟深采未已”以野花自比,暗示西家女子如野花般在深山幽谷中独自绽放,不求世人瞩目。而“此时贤女方深居,肯学东家殉虚誉”则揭示了西家女子的选择,她不愿像东家女子那样为了虚名而牺牲自我。
最后,“春华秋实各有时,慎莫但取夭秾枝”告诫人们,事物都有其自然规律,不应只追求表面的繁华,而应欣赏每个阶段的内在价值,就像春华秋实各有其时,不应仅取一时的艳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赞扬了那些淡泊名利、坚守内心美德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风气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