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
《答》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曾闻大吕与黄钟,莫厌巴歌调不同。

雪后木人深话月,墓前石马乱嘶风。

声从隔壁钗环坠,听到无弦山水空。

音响不来吾不往,十方击鼓自蓬蓬。

(0)
鉴赏

这首诗《答》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以声音为线索,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听觉画面。

首联“曾闻大吕与黄钟,莫厌巴歌调不同”,诗人以“大吕”和“黄钟”比喻高雅的音乐,而“巴歌”则是民间通俗之音。这里表达了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尊重与欣赏,不因高低贵贱而有所偏爱,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包容的态度。

颔联“雪后木人深话月,墓前石马乱嘶风”,描绘了雪夜中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雪后的寂静与木人的对话,以及墓前石马在风中的嘶鸣,构成了一种既孤独又富有诗意的氛围。通过自然界的声响,诗人巧妙地传达出时间流逝、生命轮回的主题。

颈联“声从隔壁钗环坠,听到无弦山水空”,进一步深化了声音与情感的联系。声音仿佛从邻近的钗环中传来,虽无实际乐器,却能感受到山水间的空灵与宁静。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听觉感受,也暗示了心灵深处的共鸣与超脱。

尾联“音响不来吾不往,十方击鼓自蓬蓬”,表达了诗人对于声音与心灵互动的理解。即使外界的声音不再,他也能在内心深处找到共鸣,如同十方的鼓声,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节奏始终如一。这不仅是对声音艺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声音的描绘,构建了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心灵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不同文化、不同声音的尊重与理解。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入春避地澉水秋尽还山西皋诗慰次韵

寄迹荒城似谪居,还家病骨恋箯舆。

山横雨翠秋容净,林缺霜红野眺舒。

忧国多虞怀耿耿,信天定分意如如。

独怜万卷成焦土,遗恨连艘失载书。

(0)

雨夜客至

曲几团蒲午梦残,鹤声报客小桥湾。

翠屏寒映万银竹,绛蜡秋酣两玉山。

道意自惭违俗累,酒船真负问奇还。

紫萸黄菊重阳近,突兀星厓拟再攀。

(0)

春雨

霢霂林皋暗,低迷草树平。

春膏浃南野,吾欲偶邻耕。

(0)

或诵施西亭暮春之句凄然感怀追武其韵

石磴閒高眺,溪乡豁俯临。

晴峦多爽气,春事已繁阴。

潮带虹边雨,云连鸟外林。

美人遗妙语,惆怅细悲吟。

(0)

秋夜

四壁鸣蛩露下馀,片云收雨酒醒初。

风撩坠叶秋声早,月印空庭夜色虚。

衰病不禁时叙改,萧閒自与世情疏。

若为白首安眠地,时有惊尘报羽书。

(0)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四

道人相见古梅边,为写幽情拂响泉。

窗外南枝春尚浅,雪英千片落冰弦。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