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四壁鸣蛩露下馀,片云收雨酒醒初。

风撩坠叶秋声早,月印空庭夜色虚。

衰病不禁时叙改,萧閒自与世情疏。

若为白首安眠地,时有惊尘报羽书。

(0)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首联“四壁鸣蛩露下馀,片云收雨酒醒初”,以“蛩”(蟋蟀)的鸣叫和露水的痕迹,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凉意,同时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接着,“片云收雨”与“酒醒初”形成对比,前者是自然界的变化,后者则是个人情感的觉醒,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从外界到内心的过渡感。

颔联“风撩坠叶秋声早,月印空庭夜色虚”,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氛围。风吹落叶,不仅带来了秋的声音,也预示着时光的流逝;而月光洒在空旷的庭院中,不仅照亮了夜色,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这里,“风”与“月”成为连接自然与心灵的媒介,表达了诗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深刻体悟。

颈联“衰病不禁时叙改,萧閒自与世情疏”,直抒胸臆,反映了诗人面对衰老与疾病时的无奈与自我解脱。这里的“衰病”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也是心灵上的疲惫,而“时叙改”则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变化,诗人选择与世情疏远,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若为白首安眠地,时有惊尘报羽书”,则将思考引向更深层次。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终老的地方,但现实的纷扰与战争的威胁却时常打断他的宁静生活。这一句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

综上所述,《秋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努力。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南歌子·其一

江左称岩桂,吴中说木犀。水沈为骨郁金衣。

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

年年勾引赋新诗。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

(0)

好事近·其一中秋前一日为寿

小雨度微云,快染一天新碧。

恰到中秋佳处,是芳年华日。

冰轮莫做九分看,天意在今夕。

先占广寒风露,怕姮娥偏得。

(0)

浦城买舟

微雨催行旆,西风送客舟。

菊□□□□,□□□□□。

浪激花翻雪,山涵影浸秋。

前滩□□□,□□□□□。

(0)

狱中作

壮士刚肠不受冤,髑髅可断志难干。

越仇未报薪当卧,汉贼犹存铗谩弹。

情款不从囚口责,炙浆难塞吏肠宽。

何当尽沥奸邪血,染作衣裳看孟安。

(0)

忧吾所谓果何忧,忧国忧家卒未休。

坐法马迁方去汉,释囚箕子未归周。

西风万籁声声恨,夜雨疏桐点点愁。

有客不知吾所向,却将米价问南州。

(0)

戏呈赵可父

少年场屋擅词锋,审谳无私只奉公。

夜月兰宫无宿曜,秋霜莲幕有春风。

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

文德自来能服远,更烦刘向为和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