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鸣蛩露下馀,片云收雨酒醒初。
风撩坠叶秋声早,月印空庭夜色虚。
衰病不禁时叙改,萧閒自与世情疏。
若为白首安眠地,时有惊尘报羽书。
四壁鸣蛩露下馀,片云收雨酒醒初。
风撩坠叶秋声早,月印空庭夜色虚。
衰病不禁时叙改,萧閒自与世情疏。
若为白首安眠地,时有惊尘报羽书。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首联“四壁鸣蛩露下馀,片云收雨酒醒初”,以“蛩”(蟋蟀)的鸣叫和露水的痕迹,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凉意,同时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接着,“片云收雨”与“酒醒初”形成对比,前者是自然界的变化,后者则是个人情感的觉醒,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从外界到内心的过渡感。
颔联“风撩坠叶秋声早,月印空庭夜色虚”,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氛围。风吹落叶,不仅带来了秋的声音,也预示着时光的流逝;而月光洒在空旷的庭院中,不仅照亮了夜色,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这里,“风”与“月”成为连接自然与心灵的媒介,表达了诗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深刻体悟。
颈联“衰病不禁时叙改,萧閒自与世情疏”,直抒胸臆,反映了诗人面对衰老与疾病时的无奈与自我解脱。这里的“衰病”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也是心灵上的疲惫,而“时叙改”则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变化,诗人选择与世情疏远,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若为白首安眠地,时有惊尘报羽书”,则将思考引向更深层次。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终老的地方,但现实的纷扰与战争的威胁却时常打断他的宁静生活。这一句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
综上所述,《秋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