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流浑浑弥川渎,此邦不求长自足。
人家蚕治怕桑寒,阶下决明随意绿。
朝来横急如少止,忙乱车沟畎秧水。
还君膏泽莫贪功,放出扶桑照千里。
黄流浑浑弥川渎,此邦不求长自足。
人家蚕治怕桑寒,阶下决明随意绿。
朝来横急如少止,忙乱车沟畎秧水。
还君膏泽莫贪功,放出扶桑照千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的春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扰。开篇"黄流浑浑弥川渎"勾勒出连绵不断的黄色雨水充盈溪流的情景,通过这种景象传达了雨水的旷日持久和泛滥成灾。
"此邦不求长自足"一句,则点出了这场雨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反映出人们对于农作物生长的担忧和对丰收的渴望。诗人通过"蚕治怕桑寒"具体描绘了蚕豆因受寒冷而受损的情形,突显了雨水带来的不利。
接下来的"阶下决明随意绿"则是对室外景象的进一步刻画,阶下的水流和随处可见的青绿色泽都在强调这场雨水的影响之深远。紧接着"朝来横急如少止"一句,形容了早晨的雨势异常急迫,如同无法阻挡的力量。
最后两句"忙乱车沟畎秧水,还君膏泽莫贪功,放出扶桑照千里"展现了农民在雨中急于抢救庄稼的情形,以及对天气转晴的期盼。诗人呼吁不要贪图个人劳动成果,而是期待着天空放晴,让阳光普照大地,给予万物生长的滋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农业社会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以及人们对于丰收与灾害的深切关怀。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