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溪山韵》
《和陈溪山韵》全文
元 / 虞集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幽人慎素履,古道思独往。

瞋目登高台,浮云不足上。

丹砂炼仙骨,沆瀣濯神爽。

远怀澄江静,耿若孤月朗。

河汉自倾注,山川邈游想。

敛迹倦飞翼,归耕故时壤。

好风从东来,空谷感遗响。

诏书荐遗逸,郡府属高仰。

聊持东湖水,往助敬亭赏。

(0)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名为《和陈溪山韵》。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首句“幽人慎素履,古道思独往”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深居简出的隐士,他谨慎地遵循着朴素的生活方式,心中怀揣着对古代道路的向往,渴望独自前往那远离尘嚣的地方。接下来,“瞋目登高台,浮云不足上”则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俗的不屑与超越,即使登上高山,也不屑于浮云般的虚名。

“丹砂炼仙骨,沆瀣濯神爽”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追求,通过修炼丹砂以求得长生不老之身,用清晨的露水洗涤心灵,使精神得到净化与清爽。接着,“远怀澄江静,耿若孤月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如同清澈的江水般宁静,又如明亮的孤月般坚定。

“河汉自倾注,山川邈游想”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自然景象,银河倾泻,山川遥远,激发了诗人对远方的遐想。而“敛迹倦飞翼,归耕故时壤”则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过上田园生活的渴望,厌倦了世俗的纷扰,希望像鸟儿一样收敛翅膀,回到熟悉的土地上耕作。

最后,“好风从东来,空谷感遗响”描绘了清风从东方吹来,空旷的山谷中回荡着悠远的声音,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呼唤与共鸣。而“诏书荐遗逸,郡府属高仰”则反映了社会对隐士的推崇与期待,朝廷的诏书推荐遗世独立之人,郡府也对其充满敬仰之情。

“聊持东湖水,往助敬亭赏”则是诗人以东湖的清水为媒介,表达自己愿意为敬亭山的美景增添一份欣赏之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虞集

虞集
朝代:元   字:伯生   号:道园   生辰:1272~1348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你喜欢

题三子妇钱孺人穗帷联

宗党仰贤名,叹毕生辛苦持家,无愧相夫教子;

关河凄老泪,论初地慈祥证果,定知成佛升天。

(0)

室联

叹老夫毕世居稽,藏书数万卷,读书数千卷,著书数百卷;

喜小孙连番徼倖,院试第一人,省试第二人,廷试第三人。

(0)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萱室春和,欢腾绕膝;椒花香霭,祉懋期颐。

(0)

军机直房春联

春为一岁首;月傍九霄多。

(0)

集句联

左酒右浆,喜叠其室;伯歌季舞,福为我根。

(0)

挽张之洞联

端士习、正人心,他日蔚起群才,皆公硕画;

创立宪、支危局,胡天不遗一老,赞我皇猷。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