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吴长源十首·其六》
《挽吴长源十首·其六》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棠照霏微暮景寒,白楼赋就笑相看。

非关奉倩神伤甚,多少嘤鸣惜刈兰。

(0)
鉴赏

此诗《挽吴长源十首(其六)》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通过对暮景的描绘以及与友人的相聚,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棠照霏微暮景寒”,以“棠”字点明地点,暗示着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傍晚时分,光线变得柔和而微凉,仿佛是自然界的哀悼仪式,为逝者送行。这里的“霏微”二字,既描绘了暮色的轻柔,也暗含了一丝朦胧与淡淡的忧伤。

次句“白楼赋就笑相看”,转而描述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在一座白色的楼阁中,诗人完成了对逝者的悼念之作,并与友人一同欣赏,笑声中或许夹杂着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者生活的继续。这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也体现了面对哀痛时,人们通过艺术创作和相互慰藉来寻求心灵的寄托。

后两句“非关奉倩神伤甚,多少嘤鸣惜刈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引用了“奉倩”的典故,据传是东汉名士蔡邕之子蔡奉倩,因思念亡妻而悲痛欲绝。诗人借此表达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并非单纯的情感宣泄,而是对生命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普遍感慨。同时,“嘤鸣惜刈兰”则形象地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兰花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唤起人们对时光易逝、珍惜当下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触及了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别何复初教授

貂裘日以敝,沧海理归舟。

恋友那忍别,思亲讵敢留。

岂无还家乐,而怀索居忧。

北风吹大江,江水日夜流。

吾道莽何之,天运良悠悠。

安得两黄鹄,与子仍丹丘。

(0)

和张君春晚园

知道芳菲只恁休,也应秉烛及春游。

来牛去马乾坤老,旧燕新鸿岁月流。

千里空劳芳草梦,一樽聊慰落花愁。

桃源只在扁舟外,说著仙郎却缪悠。

(0)

凤凰台二首·其二

三山二水年年在,向日浮云处处多。

醉拍栏杆呼李白,东风吹雨下新河。

(0)

摸鱼儿.麈梅

对琴台、不堪尘涴,春风微露纤指。

峥嵘鹤膝翘空势,取次著花安蕊。偏有意。

把竹外一枝,飞洒轻烟里。月痕如洗。

又底事丹青,何须水墨,虚白阚清泚。

华堂暮,珍重休弹麈尾。静中留此佳致。

桥西几度香浮处,回首都随流水。闲徙倚。

叹汨没黄埃,变幻皆如此。蜚廉莫起。

待别有神人,风斤一运,和影上窗纸。

(0)

浣溪沙

梦泊游丝画影移。水沈香宛紫烟微。

玉笙才过画楼西。

天上人间花事苦,镜中翠压四山低。

又成春过据莺啼。

(0)

寿友人

当年崧岳庆生贤,恰在新秋四日前。

万缕水沈燃宝鸭,千钟?醁酌金船。

冰桃雪藕将陪宴,雨柏霜松莫计年。

金鼎若容负薪水,亦令鸡犬得神仙。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