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凤凰台台上有石甚奇前为陈光禄移去竟沉江中》
《登凤凰台台上有石甚奇前为陈光禄移去竟沉江中》全文
明 / 余继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李白游白下,曾为凤台吟。

凤去几千载,台名直至今。

我来登此台,秋色亦已深。

高台久荒凉,古木尚阴森。

但对骢马客,不闻彩凤音。

游览未终竟,斜日下高岑。

好雨从西来,凉气袭我襟。

台上有奇石,闻向江中沉。

利令石可移,恻焉感予心。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余继登所作的《登凤凰台》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李白游白下,曾为凤台吟”,借用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典故,表达了凤凰台的历史文化底蕴。接着,“凤去几千载,台名直至今”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展现了凤凰台历经千年的沧桑变化,却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名称和地位。

“我来登此台,秋色亦已深”点明了诗人亲自登临凤凰台的时间和环境,秋天的景色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接下来,“高台久荒凉,古木尚阴森”描绘了凤凰台如今的景象,高台虽久经荒凉,但古木依然茂盛,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生机。

“但对骢马客,不闻彩凤音”一句,诗人以“骢马客”象征过往的繁华与荣耀,而“彩凤音”则代表了凤凰台曾经的辉煌与传说。这两者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不再的感慨。

“游览未终竟,斜日下高岑”描述了诗人游览凤凰台的场景,夕阳西下,景色渐暗,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最后,“好雨从西来,凉气袭我襟”写出了诗人感受到的一丝清凉,仿佛是大自然对他的慰藉。而“台上有奇石,闻向江中沉”则引出了凤凰台上一块奇特石头的故事,它曾被移至江中,最终沉没,这一情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引发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度和韵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余继登
朝代:明   字:世用   号:云衢   籍贯:明河间府交河   生辰:1544—1600

(1544—1600)明河间府交河人,字世用,号云衢。万历五年进士。授检讨,与修《会典》。二十六年以礼部侍郎摄部事,请停一切诛求开采之害民者,又请罢矿税中官,皆不纳,郁郁成疾。著有《典故纪闻》、《淡然轩集》。
猜你喜欢

感怀杂诗·其一

海外功名泡影如,群公网岂漏游鱼。

然明未必都相识,犹有平原待荐书。

(0)

读卓人孝廉「逐疫行」,走笔率成绝句·其二

鼓吹声高独喜闻,朝朝挖眼复抽筋。

最伤炮烙过钳网,入瓮何时请此君。

(0)

南征八咏·其八回军将入竹堑城作

亲友何劳远出迎,悠悠一片管弦声。

全军甲冑归戎伍,夹道衣冠迓凯兵。

鼍鼓□鸣山岳壮,云麾招飐海天晴。

回时制就「南征赋」,长为熙朝颂太平。

(0)

剑潭晚泛

溪南溪北遍桑麻,极目芳塍稻未花。

野渡人归樵担满,岩阿客散鸟声哗。

苍茫云树崖前寺,杳霭烟村竹里家。

共对雨馀好风景,澄潭如镜泛轻槎。

(0)

有感

于今世事总难吁,糜烂尤深越与吴。

为国释嫌唯蔺子,毁家纾难只于菟。

君臣义重宜同晓,盗贼仇深切共诛。

剩有荆卿囊剑在,馀腥犹带血模糊。

(0)

癸亥元旦踏春自东城归,与陈榕士、叶松潭、家薇臣坐谭,首唱一律

下元甲子数将周,又到清时景运头。

四野绿畴忻岁首,一轮红日豁晴眸。

关河完固驱狼豕,刀剑销残买犊牛。

我是西湖閒散吏,几时同泛木兰舟。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