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嵲屼据山流,异迹尝闻记道猷。
五百真如谁化灭,三千色界妄探求。
灯龛焰古长年在,茗盏花浓继日浮。
静境少留尘虑息,松风萧飒又惊秋。
石梁嵲屼据山流,异迹尝闻记道猷。
五百真如谁化灭,三千色界妄探求。
灯龛焰古长年在,茗盏花浓继日浮。
静境少留尘虑息,松风萧飒又惊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修道图景,充满了超凡脱俗之意。"石梁嵲屼据山流"一句,设定了一个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场景,石梁可能是通向深山的一座桥,嵲屼则给人以天然与人文交织的感觉。"异迹尝闻记道猷"表明诗人对此地神秘气息的感受和记录,道猷可能指的是仙法或道教修炼的奥秘。
接着,"五百真如谁化灭,三千色界妄探求"则是对道教中追求长生不老和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真如、色界都是佛教用语,这里借用来表达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尘世幻象的超脱态度,五百、三千可能只是数量上的夸张,意味着无限的追求。
"灯龛焰古长年在,茗盏花浓继日浮"则描绘了诗人夜间修炼的情景。灯龛中的火焰象征着智慧之光和生命之源,而茗盏中的茶花则可能是静坐冥想时的伴侣,表达了一种长久不息的禅定生活。
"静境少留尘虑息,松风萧飒又惊秋"最后两句,则是在强调诗人对于尘世烦恼的放下,以及对自然界中季节更迭带来的感慨。静境可能是指心灵的宁静状态,而尘虑即是尘世间的牵挂和忧愁,少留意味着诗人已能超然物外。松风萧飒则是在秋天特有的景象,它不仅带来凉爽,更在诗人心中激起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修炼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平生我三友,四海吴李孙。
抱能不时施,戎马生中原。
孙既北随难,落日黄尘昏。
吴亦南投荒,蛮瘴愁朝暾。
李今又去我,浮槎杂鼍鼋。
飞涛渺何极,海天相吐吞。
蘧蘧遗此老,死生信乾坤。
颠沛吴江渚,投依楚山樊。
脩水抱苍巅,剑气埋云根。
翛然竹林下,乃有幽人存。
神交迹两忘,高风袅孤幡。
慰我念友心,方外得所敦。
空寂湛禅悦,中有诗清温。
我亦忘世者,早窥治乱源。
忠臣泣庙社,志士伤丘园。
欲持一寸胶,往澄九河浑。
晚知未得力,翻经委空言。
迨此从君游,始脱百忧繁。
五君与六逸,岁久名方尊。
他日竹庵东,更开支许轩。
《三友篇赠圭老》【宋·许翰】平生我三友,四海吴李孙。抱能不时施,戎马生中原。孙既北随难,落日黄尘昏。吴亦南投荒,蛮瘴愁朝暾。李今又去我,浮槎杂鼍鼋。飞涛渺何极,海天相吐吞。蘧蘧遗此老,死生信乾坤。颠沛吴江渚,投依楚山樊。脩水抱苍巅,剑气埋云根。翛然竹林下,乃有幽人存。神交迹两忘,高风袅孤幡。慰我念友心,方外得所敦。空寂湛禅悦,中有诗清温。我亦忘世者,早窥治乱源。忠臣泣庙社,志士伤丘园。欲持一寸胶,往澄九河浑。晚知未得力,翻经委空言。迨此从君游,始脱百忧繁。五君与六逸,岁久名方尊。他日竹庵东,更开支许轩。
https://shici.929r.com/shici/6t5nWv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