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兄捐阃寄,无复救襄人。
半纪婴孤垒,中朝扼柄臣。
秦非里奚智,徐为偃王仁。
万事由天命,乾坤历数新。
难兄捐阃寄,无复救襄人。
半纪婴孤垒,中朝扼柄臣。
秦非里奚智,徐为偃王仁。
万事由天命,乾坤历数新。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平章吕公挽词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
“难兄捐阃寄,无复救襄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和危机时的悲凉心情。“难兄”指的是处境艰难的兄弟或同类,而“捐阃寄”则意味着放弃抵抗,转而寄希望于他人。这里的“无复救襄人”暗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和人民命运的无力感。
“半纪婴孤垒,中朝扼柄臣。”“半纪”指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婴孤垒”则形容被废弃和孤立的状态。这里结合“中朝扼柄臣”,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中央政权操纵一切、而个人力量微不足道的感慨。
“秦非里奚智,徐为偃王仁。”这两句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隐喻。“秦非”、“里奚”和“徐为偃王”都是历史上的典故,这里作者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轮回、英雄难以改变大势的无奈。
最后,“万事由天命,乾坤历数新。”则是对宇宙运行规律的一种认识,认为一切都在天命之中,而人类的努力终究无法违抗自然和历史的进程。这里“乾坤”指的是宇宙的两大对立面,即天与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时局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现了作者对于个人力量在巨大历史变迁中的渺小,以及对命运不可抗力的深刻感悟。
未央长乐宫,中有樗里墓。
沈沈天子居,咫尺穴狐兔。
乃知古圣人,如天覆下土。
虽袒裼裸裎,四目曾不顾。
贤哉季武子,杜殡迫西庑。
堂皇步武接,松槚暗钟鼓。
桃茢不屏除,刍灵许来祔。
忌讳后愈多,今人不如古。
曹瞒好发丘,凶德比夷虏。
掩骼埋其胔,人当事斯语。
我老得归田,买山因学圃。
郁郁琅玕林,丛冢不知数。
岂忍去枯骨,为我展杖屦。
恣其笋侵疆,不使种瓜瓠。
花木列四旁,亭榭亦回护。
数年畦径成,或徙或如故。
尚有犷悍人,珥笔巧诬诉。
无言事自明,有物众所睹。
旧圹今弗堙,朽木且支柱。
尚恐妄男子,轻传市中虎。
书事示孙曾,无心觅佳句。
《豹岩之北脩竹数亩中有丛冢数十百处皆绍兴末年所寄予得此地先定规抚某处起亭榭某处植花木七八年间成畦径矣所寄之榇愿移者从之不强也作噩之春有姓淡人来启菆卜日携锸掘土数尺败棺俱在朽骨为土所蚀颇亦不具皆包裹而去后数日忽诉于县于州于外台追问證治踰月始定今不复塞其故穴欲使孙曾知之故作此诗》【宋·洪适】未央长乐宫,中有樗里墓。沈沈天子居,咫尺穴狐兔。乃知古圣人,如天覆下土。虽袒裼裸裎,四目曾不顾。贤哉季武子,杜殡迫西庑。堂皇步武接,松槚暗钟鼓。桃茢不屏除,刍灵许来祔。忌讳后愈多,今人不如古。曹瞒好发丘,凶德比夷虏。掩骼埋其胔,人当事斯语。我老得归田,买山因学圃。郁郁琅玕林,丛冢不知数。岂忍去枯骨,为我展杖屦。恣其笋侵疆,不使种瓜瓠。花木列四旁,亭榭亦回护。数年畦径成,或徙或如故。尚有犷悍人,珥笔巧诬诉。无言事自明,有物众所睹。旧圹今弗堙,朽木且支柱。尚恐妄男子,轻传市中虎。书事示孙曾,无心觅佳句。
https://shici.929r.com/shici/riTsXkCd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