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马台前拥旆旌,三齐才破到彭城。
项王帐底犹虞舞,汉祖军中尽楚声。
百二山河功自弃,八千子弟势都倾。
月明閒却乌江渡,长使英雄恨不平。
戏马台前拥旆旌,三齐才破到彭城。
项王帐底犹虞舞,汉祖军中尽楚声。
百二山河功自弃,八千子弟势都倾。
月明閒却乌江渡,长使英雄恨不平。
这首诗描绘了彭城的历史场景,充满了对古代英雄的感慨与怀旧之情。首联“戏马台前拥旆旌,三齐才破到彭城”以戏马台为背景,展现了项羽攻破三齐后,气势如虹,直抵彭城的壮阔场面。接着,“项王帐底犹虞舞,汉祖军中尽楚声”两句,对比了项羽和刘邦的军队氛围,项羽帐下尚有虞姬之舞,而刘邦军中则弥漫着楚地的音乐,暗示了两位英雄的不同性格与命运。
“百二山河功自弃,八千子弟势都倾”则表达了对项羽失败的惋惜,他拥有险固的山河,却因轻敌自大而功败垂成;麾下的八千子弟也最终兵败如山倒。最后,“月明闲却乌江渡,长使英雄恨不平”以月夜下的乌江渡口为画面,渲染出一种凄凉与悲壮的气氛,乌江渡口的宁静反衬出英雄末路的无奈与不甘,让读者不禁为之动容,感叹英雄的悲剧命运。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宿命,引人深思。
有女名若瑛,义门陈氏子。
女红中馈馀,颇亦闲书史。
十九聘舒郎,双璧灿盈贮。
百年偕老期,竟为天所沮。
妾身虽未明,妾心良己许。
岂无展转匹,志夺妾所耻。
名既为君妇,能不为君死。
我生尚气节,赋终毛发竖。
光阴草草,世界花花,何处幽怀写。
数椽鸳瓦,霜华重、课子一灯初灺。机声轧轧。
只赢得、珠泪盈把。谁为怜、生计难抛,剪彩消长夜。
休说寒闺韵雅。甚天然工巧,奚辨真假。叶攒花亚。
檀心苦、宛转细薰兰麝。并刀试乍。
并不向、东风轻借。待卖来、深巷明朝,增洛阳声价。
卿自用卿法,吾亦爱吾庐。
一生着几两屐、安用美哉车。
种得东篱五柳,饮得东皋五斗,此外又何须。
已梦我为蝶,谁识子非鱼。书咄咄,称好好,解如如。
不如说鬼、妄言妄听莫辞无。
人贵及时行乐,我也逢场作戏,软饱黑甜馀。
莫问九州事,且卧一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