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九鼎勤英髦,渔钓牛蓑且遁逃。
世祖升遐夫子死,原陵不及钓台高。
中都九鼎勤英髦,渔钓牛蓑且遁逃。
世祖升遐夫子死,原陵不及钓台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严陵滩》。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辈出的哀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中都九鼎勤英髦”一句,提及的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九鼎,这些鼎代表着国家的权威和统治。诗人用“勤英髦”来形容这些鼎,可能是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接着的“渔钓牛蓑且遁逃”一句,则描绘了一种隐逸自在的情景。“渔钓”是指渔民垂钓,“牛蓑”则可能是一种草本植物,用来比喻隐居之人的生活。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向往。
“世祖升遐夫子死”一句中,“世祖”指的是历史上的帝王,“升遐”则是去世的委婉说法,“夫子”则可能是对已逝世人的尊称。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过去英雄人物已经逝去的哀悼。
最后的“原陵不及钓台高”一句,则是通过比较来强调历史人物墓地的低矮,以此形容英雄辈出的陵墓都不如古代帝王的陵墓那么高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杰的怀念和敬仰。
总体来说,这四句话构成了一幅历史沧桑与自然风光交织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个人的情感态度。
六月如蒸火方老,三伏炎炎挠清抱。
閒中雨汗林末悄,忽得禅师祖山耗。
笛材未许龙凤吟,却织双纹惬高卧。
卷送西来尤是时,乃似乌薪雪天到。
长须为我扫幽榻,数尺涟漪细风过。
谩入祖山何所闻,但觉雷声肃慵堕。
欲酬此意知未能,且学文公赠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