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问答·其一》
《问答·其一》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吾有沧州兴,兼闻贝锦诗。

秋风轻棹发,期月省郎辞。

夜织看星转,春耕候雨施。

何如群智里,忧苦意长疲。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问答(其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农事的关注。首句“吾有沧州兴”表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宁静淡泊生活的渴望,"兼闻贝锦诗"则暗示他可能对文人雅趣有所追求。"秋风轻棹发"描绘出秋风中乘船出行的场景,体现出诗人闲适的心情。“期月省郎辞”表达他对官场事务的暂时放下,希望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或自我放逐。

接下来,“夜织看星转”写诗人夜晚劳作时仰望星空,寓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的诗意。“春耕候雨施”则展现了诗人亲自参与农事,期待雨水滋润土地的勤劳形象。最后两句“何如群智里,忧苦意长疲”,诗人反思在世俗智慧的纷扰中,忧虑与疲惫无尽,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生活为线索,通过描绘隐居生活和农耕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忧虑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师伯浑自所居东山来赋诗相示用韵酬之

东山鸣凤在九霄,高翔千仞那可招。

胡为相顾肯下集,竹实醴泉吾用饶。

春来淘河嚇飞燕,泉中老翁谁复见。

崇桃炫昼烂明霞,秾李照夜舒素练。

去年念我守此州,樽前歌者有莫愁。

遥持一杯属父老,日暮仰天搔白头。

(0)

师永锡馈鹿

麋鹿爱丰草,群行鸣呦呦。

自谓山林逃,可免刀几忧。

于人亦何事,之死盖有由。

所入谅不深,竟为罗网求。

所以安期生,高举昆崙丘。

辍食为叹息,吾其将远游。

(0)

吕子山杨廷仲廷试归

布席三峨见,升堂二妙来。

端须置尊酒,一为洗尘埃。

翔雪吴江渡,薰风汉殿开。

往还虽万里,亲得到蓬莱。

(0)

三月二十日东山云蜿蜒而上众指曰龙也已而大雨

东山龙起风雨来,势虽暴甚天无雷。

蜿蜒气上黑云合,喧豗浪打苍崖回。

千林通体有膏泽,四郊画时无尘埃。

旧闻此地亦胜绝,夜夜神光如五台。

(0)

新津道中

野绿平如案,松青润更加。

两岐惟有麦,一县已无花。

日色深迷雾,江流浅见沙。

平生爱春事,忽复过年华。

(0)

南州

久矣吾人愧白鸥,尘埃无路入南州。

愁横蜀岭何年断,梦绕吴江尽日流。

病骨本无轩冕相,微官端为稻粱谋。

与君共约东归日,江总还家要黑头。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