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偈过诸天,松间片月悬。
光分三世火,影灭半林烟。
云驶看疑运,霜明望更鲜。
玉绳低下土,金镜照迷川。
悟景应知幻,标枝可喻禅。
籁兼心共寂,轮与果俱圆。
散彩高幡外,生辉断磬边。
晓钟催渐落,长夜竟忘眠。
问偈过诸天,松间片月悬。
光分三世火,影灭半林烟。
云驶看疑运,霜明望更鲜。
玉绳低下土,金镜照迷川。
悟景应知幻,标枝可喻禅。
籁兼心共寂,轮与果俱圆。
散彩高幡外,生辉断磬边。
晓钟催渐落,长夜竟忘眠。
这首诗描绘了在瓦棺寺中观赏月亮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云彩、霜雪、玉绳、金镜等自然景象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静谧祥和的氛围。
首联“问偈过诸天,松间片月悬”,开篇即以“问偈”引出对月的观察,月光如同悬挂于松间的片片银盘,既显出月之皎洁,又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超然。
颔联“光分三世火,影灭半林烟”,运用象征手法,将月光比作三世轮回中的火焰,其光芒穿透林间,消融了半林的烟雾,寓意着光明能驱散黑暗,真理能破除迷惑。
颈联“云驶看疑运,霜明望更鲜”,描绘了云彩在月光下快速移动的景象,仿佛在运转不息;而霜雪在月光映照下显得更加鲜艳,展现出月光的神奇魅力。
尾联“玉绳低下土,金镜照迷川”,以“玉绳”比喻月光,它低垂于大地之上,如同金镜般照亮了迷离的河流,象征着月光能指引人们走出迷茫,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月光之美及其对人心灵的启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禅宗思想的体悟。
烟昏海树春,草木有秋色。
登临翻百忧,念子将远适。
子如楸柏桑,那有十围杙。
长年百僚底,许国心自赤。
光明一朝去,枥骥得暂释。
边尘暗江水,此事未闻昔。
咨询勤衮衣,谋议困肉食。
将军纵失伍,战士轻笑百。
腥风郁义气,血污土花碧。
机牙不先坏,百发恐未息。
近闻管夷吾,御敌富长策。
能持一钩金,力转万钧石。
子行勿俟驾,当宁方侧席。
时危急良筹,如救火下积。
置身倘有地,肤发讵足惜。
王纲有关纽,着处在一拍。
言大终少成,图多易生惑。
向来宣对间,未必有可绩。
徐行要好步,遇险各努力。
明年取金印,快我歌壤击。
《送王三十六机宜召赴行在》【宋·李弥逊】烟昏海树春,草木有秋色。登临翻百忧,念子将远适。子如楸柏桑,那有十围杙。长年百僚底,许国心自赤。光明一朝去,枥骥得暂释。边尘暗江水,此事未闻昔。咨询勤衮衣,谋议困肉食。将军纵失伍,战士轻笑百。腥风郁义气,血污土花碧。机牙不先坏,百发恐未息。近闻管夷吾,御敌富长策。能持一钩金,力转万钧石。子行勿俟驾,当宁方侧席。时危急良筹,如救火下积。置身倘有地,肤发讵足惜。王纲有关纽,着处在一拍。言大终少成,图多易生惑。向来宣对间,未必有可绩。徐行要好步,遇险各努力。明年取金印,快我歌壤击。
https://shici.929r.com/shici/KqFsI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