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羿射九日,共工触不周。
龙伯连巨鳌,伯鲧湮洪流。
贪嗔起一念,乃与造化仇。
力穷固难继,身灭将谁尤。
巍巍轩辕帝,问道崆峒丘。
唐虞守无为,四灵毕来游。
夷羿射九日,共工触不周。
龙伯连巨鳌,伯鲧湮洪流。
贪嗔起一念,乃与造化仇。
力穷固难继,身灭将谁尤。
巍巍轩辕帝,问道崆峒丘。
唐虞守无为,四灵毕来游。
这首诗以神话传说开篇,描绘了古代英雄如夷羿、共工、龙伯、伯鲧等人的壮举,涉及射日、触山、连鳌、治水等神话故事,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征服。接着,诗人通过“贪嗔起一念,乃与造化仇”表达了对人类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深思,指出过度的欲望和冲动可能导致与自然界的对立。
随后,诗中提到“巍巍轩辕帝,问道崆峒丘”,赞扬了黄帝(轩辕)向道家圣地崆峒山求道的行为,暗示了通过修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最后,“唐虞守无为,四灵毕来游”则赞美了唐尧、虞舜两位帝王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使得四方神灵都前来朝拜,象征着和谐与秩序的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与行为的后果、以及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哲学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渠河有水清且涟,弄丸之暇游其间。
风轻沙暖鸥忘机,天开日烜鱼逃筌。
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
闻人昔游不到此,岸容山色如有冤。
永平教孚讼亦简,为我卜筑河之干。
临流兴怀叹不足,因思孔圣感逝川。
岂无日景自北起,亦有天运从东旋。
风霆流形草木贲,星辰垂象郊原宽。
乾坤坎离更见伏,春秋代谢相回环。
虽将此理醒群聩,更向川上观微澜。
存神过化义亹亹,行著习察心閒閒。
子思渊渊达天德,子车混混穷原泉。
东流不休发吕氏,潺湲远望悲屈原。
圣贤分量已差等,后来承误滋可叹。
或嗟年衰劝努力,或谓时逝宜游盘。
须看龙见水归壑,又识雨降云蒸山。
阴阳翕辟本无閒,俗儒但作死生观。
河南挺生二程子,指示道体镌冥顽。
人能于此发深省,致知格物兹其端。
神徂圣伏二千载,是心长与江瀰漫。
文通为挥五色笔,大篇长句垂不刊。
春风沂泗俨在此,居人莫作渠阳看。
《张永平辖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君埙赋古诗二十有二韵以落之用韵和答》【宋·魏了翁】渠河有水清且涟,弄丸之暇游其间。风轻沙暖鸥忘机,天开日烜鱼逃筌。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闻人昔游不到此,岸容山色如有冤。永平教孚讼亦简,为我卜筑河之干。临流兴怀叹不足,因思孔圣感逝川。岂无日景自北起,亦有天运从东旋。风霆流形草木贲,星辰垂象郊原宽。乾坤坎离更见伏,春秋代谢相回环。虽将此理醒群聩,更向川上观微澜。存神过化义亹亹,行著习察心閒閒。子思渊渊达天德,子车混混穷原泉。东流不休发吕氏,潺湲远望悲屈原。圣贤分量已差等,后来承误滋可叹。或嗟年衰劝努力,或谓时逝宜游盘。须看龙见水归壑,又识雨降云蒸山。阴阳翕辟本无閒,俗儒但作死生观。河南挺生二程子,指示道体镌冥顽。人能于此发深省,致知格物兹其端。神徂圣伏二千载,是心长与江瀰漫。文通为挥五色笔,大篇长句垂不刊。春风沂泗俨在此,居人莫作渠阳看。
https://shici.929r.com/shici/UeZ4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