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公山下作端阳,素舸欢呼斗欲狂。
我亦临流同吊古,湘累骨冷已千霜。
壶公山下作端阳,素舸欢呼斗欲狂。
我亦临流同吊古,湘累骨冷已千霜。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在壶公山下的热闹景象。诗人乘坐一叶白舟,与众人一同欢庆竞渡,气氛热烈近乎疯狂。然而,在这欢乐的场景中,诗人也心生感慨,他来到江边凭吊古代的屈原(湘累),想象着屈原的灵魂已经沉寂千年,他的遗骨想必已经冰冷。整首诗融合了节日的喜庆与历史的沉思,展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先贤的缅怀之情。
屹然山立枕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
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
极望似江沱,漫漫起素波。
两池泉不竭,万古利还多。
场吏输年额,畦丁奉月课。
收时车并载,种处地先磨。
碎颗珠淩乱,乾声玉切瑳。
岸平开雪苑,渠渗坼银河。
众鹄齐翔舞,群羊自寝讹。
本源皆潟卤,异端亦咸鹾。
沫讶浮鸥鹭,津堪渍蚌螺。
煮劳轻渤澥,煎苦笑牂牁。
雨打重归水,庵盛更覆蓑。
盬风吹作片,烈日晒成垛。
海末知难及,蕃青的不过。
惠人餐罔阙,均□赋无颇。
涿鹿城虽近,蚩尤血若何。
有时红烂漫,是处白嵯峨。
润下终资国,灵长任酌蠡。
江梅须待我,金鼎始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