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二首·其一》
《偶成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邓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我生诗酒弄林泉,紫诏三呼出洞天。

高视尘寰但蚊睫,冷看时辈耸鸢肩。

山间已袖婴鳞手,物外今还钓月船。

若使儿曹知此乐,人人同得地行仙。

(0)
注释
我:第一人称,指诗人自己。
诗酒:饮酒作诗,表达闲适生活。
紫诏:皇帝的命令或圣旨。
洞天:仙境,这里指皇宫。
高视:高傲地看。
尘寰:尘世,人间。
蚊睫:比喻极小的事物。
耸鸢肩:形容人急躁不安,像鸟展翅一样耸动肩膀。
婴鳞手:形容婴儿般的纯洁无暇的心灵。
物外:超脱世俗之外。
钓月船:以月亮为舟,象征超脱尘世。
儿曹:孩子们,年轻人。
此乐:这种乐趣。
地行仙:人间的神仙,指超脱世俗的生活。
翻译
我一生喜好在山林中饮酒作诗,紫禁城的圣旨三次召唤我出世
我高高俯瞰凡尘世界,只如蚊睫般微小,对同辈的浮躁不屑一顾
在山中我已经准备好如婴儿般纯真的心境,现在又回归自然,以月为舟
如果能让孩子们理解这种乐趣,每个人都能成为人间的神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名为《偶成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我生诗酒弄林泉" 一句,用“诗酒”指代文学创作和饮宴娱乐,展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紫诏三呼出洞天" 则透露出一位隐士或仙人的身份,他不受世俗羁绊,以“紫诏”比喻超凡脱俗之境。

"高视尘寰但蚊睫,冷看时辈耸鸢肩" 这两句诗人以高远的目光审视尘世,视世间繁华如同蚊子一般微小,同时对当代的人物事件持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山间已袖婴鳞手,物外今还钓月船" 两句描绘诗人在山间生活的画面,婴鳞手象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而“钓月船”则表现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最后,“若使儿曹知此乐,人人同得地行仙” 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他人也能理解并享受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境界,让每个人都能够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在飞翔。

作者介绍
邓肃

邓肃
朝代:宋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猜你喜欢

大司马张公惟静著皇明文苑成复为先公作诔敬赋以谢

不烦分洛见经纶,泉石清时业自新。

四海文章归藻鉴,九朝人物借陶钧。

歌中春雪元无敌,字里风霜若有神。

痛杀宣城遗烈在,中兴一颂有名臣。

(0)

少司徒清丰吕公枉驾见访即席有作

十年天地竟何如,回首沧桑感慨馀。

之郡未悬徐稚榻,应门先报吕安车。

休论白眼狂时事,且出青山著后书。

郡酒便如漳水浊,可能相见不踌躇。

(0)

过德州不及访于鳞有寄·其二

北风吹土染征裘,岐路安期可自由。

疋练转深吴马色,千金不散鲍山愁。

青萍合日方为剑,白雪寒时独倚楼。

最好渐圆新夜月,片帆无赖下扬州。

(0)

立春前一日雪

晓色千林起倦鸦,卧惊飞雪点窗纱。

今朝残腊犹堪瑞,明日逢春恐是花。

沾处渐怜鸳甃薄,舞来还傍翠楼斜。

总饶郢客无新调,未许东风媚谢家。

(0)

答赠谷明府嗣兴

蚤闻垂橐大江还,谢病春深薜荔关。

岂为避仇之海上,欲留题句满人间。

樽前白苧空矜调,镜里黄金可驻颜。

我亦元龙无客礼,云门碧树许谁攀。

(0)

塞外得李伯承比部见寄诗有感

蓟门春草易临岐,回首风尘始自悲。

鸿雁书来明月戍,故人吟罢白云司。

曲中杨柳知相忆,别后刀环未可期。

闻道朱弦多怅望,莫将流水受人疑。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