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阳一水分南北,童稚能知制干名。
好义时从遗老说,临危深见古人情。
苍山英爽宜尸祝,白日冠裳有典刑。
松叶祠门伸一拜,长风飒飒起天声。
莆阳一水分南北,童稚能知制干名。
好义时从遗老说,临危深见古人情。
苍山英爽宜尸祝,白日冠裳有典刑。
松叶祠门伸一拜,长风飒飒起天声。
这首明代朱浙的《登梅峰制干李公新祠》描绘了莆阳地区一条重要的水系南北划分的景象,即使是儿童也能识别出制干这一官职的名称。诗中通过提及遗老讲述的义举,展现了李公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古人情怀。他的高尚品质如同苍山般挺拔,白日下的衣冠形象令人敬仰,仿佛有典范和法度。诗人行至松叶祠前深深鞠躬致意,祠堂周围松涛阵阵,仿佛天籁之音,增添了对这位先贤的崇高敬意。整首诗赞美了李公的德行与祠堂的肃穆氛围,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幽人慎素履,古道思独往。
瞋目登高台,浮云不足上。
丹砂炼仙骨,沆瀣濯神爽。
远怀澄江静,耿若孤月朗。
河汉自倾注,山川邈游想。
敛迹倦飞翼,归耕故时壤。
好风从东来,空谷感遗响。
诏书荐遗逸,郡府属高仰。
聊持东湖水,往助敬亭赏。
秘阁沈沈便殿西,频年立此听春鹂。
风摇翠岸新生柳,雨浥铜池旧产芝。
玉几由来常咫尺,衡门此日遂栖迟。
申生欲去柴车在,杜甫长吟雪鬓垂。
墨沼游鱼翻宿藻,画檐飞燕罥晴丝。
山中竹簟凉如水,应共钧天九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