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拥柴门,行人稍出村。
溪头或遇虎,木末不闻猿。
接栈回山阁,支桥就树根。
驱车上重坂,回首见朝暾。
积雪拥柴门,行人稍出村。
溪头或遇虎,木末不闻猿。
接栈回山阁,支桥就树根。
驱车上重坂,回首见朝暾。
这首《雪谷早行》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冬日清晨在雪谷中行进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清冷之美。
首句“积雪拥柴门”,以“积雪”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冬日早晨的雪景,柴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接着“行人稍出村”,随着晨光的逐渐明亮,村庄中的人们开始活动起来,打破了雪谷的寂静,但这种活动依然保持着一种温和与和谐。
“溪头或遇虎,木末不闻猿。”这两句则通过“或遇虎”的假设和“不闻猿”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与自然的和谐。老虎虽未真正出现,却暗示了雪谷中的野性与未知;而猿猴的沉默,则与前文的“行人”形成对比,凸显了清晨的宁静与祥和。
“接栈回山阁,支桥就树根。”这两句描绘了行人在蜿蜒曲折的山路间穿行,栈道与桥梁巧妙地融入自然之中,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展示了行进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
“驱车上重坂,回首见朝暾。”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行动作为结尾,驾车向上坡前进,回望时只见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这一场景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敬畏。
整体而言,《雪谷早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清晨雪谷的独特风貌,以及行者在自然中的感受与思考,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冬日画卷。
汉宫深锁千蛾眉,妒宠争妍君不知。
昭君自恃色殊众,画师忍为黄金欺。
当时望幸君不顾,泪湿花枝怨无主。
一朝按图聘绝域,慷慨尊前为君去。
萧萧车骑如流水,惨澹风沙千万里。
昔年公主嫁乌孙,妾身况是良家子。
自嗟薄命无归路,弱质安能事强主。
可怜宫锦换毡裘,忍变故音作新语。
马上琵琶送将远,行路闻之亦凄断。
寄书空忆雁南飞,只有怨歌传入汉。
汉家失计何所获,羽林射士空头白。
白璧骏马无时无,倾国倾城难再得。
幽人斸寒泉,井甃名曰蒙。
井贵德不改,蒙以养为功。
非徒玩清冷,润液幽芳丛。
说筑傅岩下,伊耕莘野中。
静守一夫事,勤政王道隆。
孔孟不得志,日月经高穹。
休哉圣贤心,养私而用公。
宇宙间生民,草木与昆虫。
仁渐而秾郁,义惨而庞洪。
泓泓此中泉,与物资天功。
勿谓短绠浅,海底渊源通。
勿谓一勺轻,洗涤人心空。
近林郁青苍,远涧与冲融。
往往中间云,霶霈起天风。
汲引即所利,孰遣榛莽丰。
有道无得丧,孰患番险濛。
君子修诸业,虑初而图终。
为君赋此诗,勿厌吾道穷。
鄱阳才子钟庆门,巍冠大带何纷纷。
诚心乐道自颐养,雾豹蔚彧珍其文。
朱栏碧瓦江之垠,更敞高阁淩烟氛。
烟中数岫列窗牖,急雨洗出青无痕。
乍来耳目益开爽,况日文酒酣天真。
前年诏下起嵓隐,子直奋起轩浮云。
不嫌官小喜及养,敛板归拜高堂亲。
子方归宁亦同乐,与子登眺开芳樽。
定交酌寿虽所愧,相望兰桂长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