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冥冥碣石昏,风尘终日混乾坤。
蹇骑何处看花去,拂几焚香深闭门。
天色冥冥碣石昏,风尘终日混乾坤。
蹇骑何处看花去,拂几焚香深闭门。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燕京遭遇连续多日的风霾天气,使得春日的明媚被阴沉所取代,无法外出欣赏自然美景的无奈与愁绪。诗中通过“天色冥冥碣石昏”和“风尘终日混乾坤”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风霾笼罩下的景象,天空灰暗,风沙弥漫,整个世界仿佛都被一层厚重的雾气所包裹,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色彩。
接着,“蹇骑何处看花去”一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渴望与失落。在这样的天气里,他想要骑着驴子(蹇驴)外出,去寻找那片被风霾遮蔽的春花,却只能望而兴叹。这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流露出对当前环境的不满与无奈。
最后,“拂几焚香深闭门”则展现了作者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选择的一种逃避方式——在家中的静谧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他拂拭桌案,点燃香炉,关闭门窗,试图在室内营造出一种与外界喧嚣隔绝的氛围,以此来暂时忘却外面的风霾与阴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复杂的情感体验,既有对外界环境的感慨,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面对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时的思考与应对。
懒寻天上巧,夜阑愁对,碧窗秋悄。
细数更筹,重忆旧时怀抱。
多少人间别恨,浑不解、金风来早。灵约杳。
一痕淡月,笼云凄照。
羡他碧汉无波,便万岁千秋,后期难了。
自轸琴心,漫托綵鸾同调。
一晌梦游处,恰又似、浮槎仙岛。人易老。
南楼几番清啸。
慷慨长兴伯,曾挥落日戈。
头颅捐草莽,风雨黯山河。
赖有文章在,烦君急网罗。
遣函天赐汝,彝鼎未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