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魄一天涯。怨入芳华。可怜零血染烟霞。
记得西风秋露冷,曾浼司花。明月满窗纱。
倦客思家。故宫春事与愁赊。
冉冉断魂招不得,翠冷红斜。
啼魄一天涯。怨入芳华。可怜零血染烟霞。
记得西风秋露冷,曾浼司花。明月满窗纱。
倦客思家。故宫春事与愁赊。
冉冉断魂招不得,翠冷红斜。
这首《浪淘沙令·杜鹃花》是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作品,以杜鹃鸟为引子,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和哀愁情绪。首句“啼魄一天涯”描绘了杜鹃鸟悲鸣的声音响彻天际,给人以凄凉之感。接着,“怨入芳华”暗示杜鹃的啼声中蕴含着深深的哀怨,仿佛在诉说春天的美好却被无情地凋零。
“可怜零血染烟霞”进一步渲染杜鹃鸟啼血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奈。回忆起“西风秋露冷”的时节,杜鹃曾试图挽留花朵,但最终未能如愿,流露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下片转入词人自身的感情抒发。“明月满窗纱”营造出清冷的夜晚,词人作为“倦客”,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他感叹故宫(可能指故国或故居)的春光已逝,与愁绪交织在一起,无法排解。
最后两句“冉冉断魂招不得,翠冷红斜”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哀伤,那凋零的绿色和红色(可能暗指杜鹃花的颜色)更增添了凄凉的氛围,使得词的整体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词通过杜鹃这一意象,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无常之感。
山空木落彫繁卉,政苦蛮烟愁瘴雨。
南枝此际特清奇,独抱孤真岩谷里。
水乡云路寡相知,惟友风姨交月姊。
江南岁晏淡妆束,沙上无人薄梳洗。
丰姿潇洒态度闲,修竹疏篱茅屋底。
罗浮日冷水欲冰,冻霭昏霾江路阴。
残雪消迟霜魄出,一梢寒彩明空林。
人知鼻臭目善睹,岂知劫外春光淡荡春意深。
平生不识宋广平,但识铁石肠肚珠玉之胸襟。
平生不识桃与李,奇松劲柏屹立千仞之云岑。
唯许孤鸾双凤见,岂容妒蝶狂蜂寻。
幽香旖旎薰宇宙,芳流不尽古至今。
暮龄作事愧颠倒,听不以耳唯以心。
瑶琴三弄枯树下,摩挲老眼观妙音。
西湖处士宁复道,东坡先生骨应槁。
迩来八万四千载,只有梅花颜色好。
笛声高,旧梦醒,玉楼人去东风杳。
横斜浮动未要论,奇芬不在枝头老。
《题听香亭梅花卷》【元·叶颙】山空木落彫繁卉,政苦蛮烟愁瘴雨。南枝此际特清奇,独抱孤真岩谷里。水乡云路寡相知,惟友风姨交月姊。江南岁晏淡妆束,沙上无人薄梳洗。丰姿潇洒态度闲,修竹疏篱茅屋底。罗浮日冷水欲冰,冻霭昏霾江路阴。残雪消迟霜魄出,一梢寒彩明空林。人知鼻臭目善睹,岂知劫外春光淡荡春意深。平生不识宋广平,但识铁石肠肚珠玉之胸襟。平生不识桃与李,奇松劲柏屹立千仞之云岑。唯许孤鸾双凤见,岂容妒蝶狂蜂寻。幽香旖旎薰宇宙,芳流不尽古至今。暮龄作事愧颠倒,听不以耳唯以心。瑶琴三弄枯树下,摩挲老眼观妙音。西湖处士宁复道,东坡先生骨应槁。迩来八万四千载,只有梅花颜色好。笛声高,旧梦醒,玉楼人去东风杳。横斜浮动未要论,奇芬不在枝头老。
https://shici.929r.com/shici/6qyXwiG1z.html
汉唐之世多俊贤,才高有如横海鳣。
搜索异景不得潜,骊珠一夜飞上天。
江左风流亦可怜,高谈出口如涌泉。
近来诸子无足言,白鸡梦破千千年。
斯文无人世所冤,遣公出世扶其颠。
遨游八极乘紫烟,绛旂丹毂驱我先。
我生嗜酒无一钱,酒酣落笔惊四筵。
见公始觉心茫然,仰天大笑呼谪仙。
天风吹落云锦篇,皎如明月堕我前。
寒光耿耿江底悬,鱼龙夜抱星斗眠。
议论汹汹来百川,似欲上拍曹刘肩。
有人如此犹弃捐,朱颜改后宁复妍。
愿为羲和执玉鞭,驾驭白日青云边,请公早上登封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