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沈耕岩徵君》
《赠沈耕岩徵君》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古风

前者渊明后者潜,眉生老矣称耕岩。

今人追古如一辙,高名应向陵阳镵。

陵阳之峰连敬亭,即今文脊栖瞿硎。

宣城纵有玄晖守,那得徵君出户庭。

我从庐岳趋黄山,避暑吴淞秋始还。

江楼远望不及往,宛然斯人苍翠间。

共是山林江海士,寄书合倩琴高鲤。

告君旧事君应喜,乞君书满泾县纸。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赠沈耕岩徵君》。诗中以隐逸之士为题,表达了对沈耕岩徵君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诗的前两句“前者渊明后者潜,眉生老矣称耕岩”,将沈耕岩与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提并论,赞扬其年老而仍坚守耕读生活的高尚品质。接着,“今人追古如一辙,高名应向陵阳镵”一句,指出当代之人虽追求古人之风范,但沈耕岩的名声却如同刻在陵阳山石之上,永垂不朽。

“陵阳之峰连敬亭,即今文脊栖瞿硎”描绘了沈耕岩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与古代文人的隐居之所相呼应。然而,“宣城纵有玄晖守,那得徵君出户庭”则表达了对沈耕岩独步山林、远离尘嚣的钦佩之情,暗示即使在宣城这样的文化重镇,也难以寻觅到沈耕岩这样的隐士。

后半部分转而叙述诗人的个人经历:“我从庐岳趋黄山,避暑吴淞秋始还。江楼远望不及往,宛然斯人苍翠间。”诗人回忆自己从庐山前往黄山避暑,途中远眺江楼,却未能见到沈耕岩的身影,只能在心中想象其隐居于苍翠山林之中的情景。

最后,“共是山林江海士,寄书合倩琴高鲤。告君旧事君应喜,乞君书满泾县纸”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沈耕岩这样的隐士保持联系的愿望,期待能通过书信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感悟。同时,诗人也邀请沈耕岩将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以满纸的墨迹作为对过往岁月的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沈耕岩生活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沈耕岩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花源图

玉莎瑶草碧芊芊,望入桃花别有天。

闻说避秦来此地,不知归汉是何年。

桑麻珑上随红树,鸡犬岩头恋紫烟。

一自渔舟迷去路,更无人上问津船。

(0)

蟋蟀

蟋蟀繁秋思,鸣音切动人。

来因贫士宅,一托岁寒身。

芳草歇还绿,华颠矩不春。

风霜满天地,吾亦欲烟墐。

(0)

巫山十二峰·其九起云峰

要访云根何处寻,芙蓉天半削孤岑。

氤氲袅袅藏签笈,欲往从之携素琴。

(0)

赠林肖愚

岂为冬砂学驻颜,樊笼脱却已神閒。

庭前汗血非凡种,膝下兰芽继舞斑。

三益斋成敦夙好,八箴书就付名山。

欲将型典推先哲,咫尺龙门自可攀。

(0)

庄园午日偶成·其一

蒲酒盈樽在,浅深随意加。

满天都是雨,荡子不知家。

投食庸诗代,针符入鬓斜。

应知刘碧玉,独自恼荷花。

(0)

行路难二首·其二

忧思来中,解之以书书不通。

郎且绝意倚酒卮,洒泪相将帐为篷。

漏刻何心悬悬空,灯花何事等等红。

我在何处问天公,塞上中原一残丛。

暧暧阵云湿夜风,二地机声笛声同。

友人聊聊谓我庸,庸未可憔友亦云。

我亦闻大抵局局麻耶纸,奈何奈何不得已。

都是截情成苏李,明妃马背辞帝里。

绿珠楼下随石氏,居士闻之大笑矣。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