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到中宵歇,心知逗晓晴。
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
风借轻帆便,天催懒客行。
不应樟镇酒,无意待人倾。
雨到中宵歇,心知逗晓晴。
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
风借轻帆便,天催懒客行。
不应樟镇酒,无意待人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雨到中宵歇,心知逗晓晴"一句,表明夜晚的雨水已经停息,而诗人的内心却早已预料到清晨将会天气晴朗。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一句,则是对雨后初曦照耀山川的生动描述。云层被推开,露出山峰,而阳光则从云缝中透过,照亮了河流的一半。这种景象不仅美丽,而且还寓意着希望和启示。
"风借轻帆便,天催懒客行"一句,描绘了一幅船只借助微风缓缓前进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旅程的急迫感。自然界的变化似乎在提醒那些不愿意行动的人们。
最后两句"不应樟镇酒,无意待人倾"则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自制。他虽然有机会享受樟镇的美酒,但他没有沉迷于此,而是选择继续他的旅程,不为外界所诱惑。这反映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自己生活的掌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坚定,以及他对于未来的积极期待。
早从方外游,志不在婚宦。
采薇陟西山,采藻涉南涧。
拄杖仅过眉,短衣不掩骭。
一为火宅累,渐觉有忧患。
难任臣朔饥,俯就博士慢。
大胜国子师,三年腹藜苋。
栖迟行路难,坚忍为客惯。
昔为泛泛凫,今为嗷嗷雁。
幸免箠楚虑,官事粗易办。
曷不归孤山,梅花腊前绽。
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