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而父同吾父,各罄籯金共教儿。
可惜两翁黄壤下,不知二子绿衣时。
著鞭虽已撞楼破,列鼎宁无负米思。
千里送君何以赠,长歌泮水蓼莪诗。
当年而父同吾父,各罄籯金共教儿。
可惜两翁黄壤下,不知二子绿衣时。
著鞭虽已撞楼破,列鼎宁无负米思。
千里送君何以赠,长歌泮水蓼莪诗。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标题为《送许君起赴馀干教授(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不舍之情。
“当年而父同吾父”一句,通过将自己的父亲与友人的父亲相提并论,强调了双方之间亲如兄弟的关系。紧接着,“各罄籯金共教儿”则描绘出两人在育儿教育方面的共同经历和理念。
然而,“可惜两翁黄壤下,不知二子绿衣时”一句,转折了情感的氛围。这里的“两翁”指的是诗人与友人的父亲,而“黄壤下”则暗示了他们已过世的现实。接着,“不知二子绿衣时”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中双方儿时情谊无从得知的遗憾。
诗中的后半部分,则充满了对友人远行的一种无法释怀的情感。“著鞭虽已撞楼破,列鼎宁无负米思”表明尽管友人的离去已经是迫在眉睫,但诗人仍旧无法忘记两人曾共同享用过的美好时光。
最后,“千里送君何以赠,长歌泮水蓼莪诗”则是对友人远行的一种祝福和送别。这里的“千里送君”表达了送别之情深,而“长歌泮水蓼莪诗”则可能是指一首即兴创作,用以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友谊和怀旧情绪的送别诗,它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朋友未来祝福的表达,深刻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知诈一齐行。
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朝为布衣暮公卿,昨日鼎食今鼎烹。
范雎谢相何心情,蔡泽入秦何依凭。
始皇奋袂天下宁,二世乞为氓不能。
三千宾客愤未平,百二山河汉已兴。
所存旧物惟空名,残阳衰草山川形。
都似一场春梦过,自馀恶足语威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