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玄何处结檐楹,一坞深深竹数茎。
子夜天风来谷口,吾伊声杂翠鸾声。
草玄何处结檐楹,一坞深深竹数茎。
子夜天风来谷口,吾伊声杂翠鸾声。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宁国蒋氏山居四景(其一)竹屋书巢》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居画面。首句"草玄何处结檐楹",以玄草(古人常以草为喻,象征隐逸生活)暗示竹屋的简朴,不知其具体位置,只觉其隐藏在深林之中。"一坞深深竹数茎"进一步描绘了竹屋周围的环境,竹林深深,几竿修竹,给人以宁静与清冷之感。
次句"子夜天风来谷口",通过"子夜"和"天风",营造出夜晚时分,山风吹过山谷的意境,增添了神秘与自然的气息。"吾伊声杂翠鸾声"则以"吾伊"(古代对竹子的称呼)和"翠鸾"(绿色的鸾鸟,可能象征着竹叶随风摇曳的声音)相交织,形象地描绘了竹屋在深夜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仿佛能听到竹叶与鸟鸣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屋书巢的山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祝东风暂小,为幽树、停阴芳阁。
露妆未晞,香心拚退却。丝恨垂落。
绀碧苔枝罥,莫辜烧烛,晕敞天东幄。
馀娇冷斗秋千索。粉帨揩奁,赭苞媵爵。
旧巢更留欢约,甚灵根未老,残梦偏恶。
飘灯归箔,杳秾华误托。照眼愁樱近,伤凤泊。
商量去燕无诺,指墙阴泪点,秋萌先觉。
斜阳路、尚穿园角。
模糊更、几辈春宵忍赎,旧时哀乐。
仙趺回、空抱残萼。倚铃幡、十万铙孤注,生生繫著。
中酒愁醒,当花笑浅,小颓风范犹存。
刻意春边,年年冰绪难温。
故人鹤瘦今安在,过废园、密竹斜门。
问新来、小极扶头,消几黄昏。
天涯芳草归何处,算东风过后,空染啼痕。
校字灯窗,些些未了知闻。
青山青史馀双鬓,看镜中、清冷千春。
只飘零、无计销除,还近芳尊。
旧痕凄断,是年时携手,虎坊桥畔。
愁护暮鸦,芳树阴阴后堂见。
还踏天街月影,乍忘了、西风冰簟。
谁管他、如叶青衫,弦底玉龙怨。争羡,御香染。
尽夜夜露痕,襟袖难浣。
几时清浅,赢得铜仙泪空满。
重觅剪灯心事,除付与、梦中庭院。
却又怕、寻去也,梦中都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