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瓢未必臞颜氏,裹饭谁曾访子来。
天上人间唯玉帝,肯分雨露到枯荄。
饮瓢未必臞颜氏,裹饭谁曾访子来。
天上人间唯玉帝,肯分雨露到枯荄。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收录在《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玉皇大帝(即道教中的天帝)能够公平分配雨水的赞美之情。这里,“饮瓢未必臞颜氏”暗示了古代传说中,仙人用瓢装酒,而颜回则不需如此,因为他本身就有高洁脱俗之德,这里比喻普通人的追求与圣贤的境界相去甚远;“裹饭谁曾访子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圣贤(玉帝)的渴望,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指教。
“天上人间唯玉帝,肯分雨露到枯荄”,这两句直接赞美玉皇大帝能够无私地将恩泽普洒给所有生命,包括那些最贫瘠的植物(枯荄),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对于上天公平赋予恩惠的信仰。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玉皇大帝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下士遘穷境,汩命犹蚓蝼。
幸此废质存,孰非天所优?
山川寄清啸,寂莫良自羞。
须念縻爵人,积虑同缚囚。
区区云水閒,并难梦寐求。
知足尚无辱,在浪何不鸥?
告丰雨其沛,汰尘月方秋。
倘思清樽欢,可以乘扁舟。
微命不如蚁,蹂躏多苦伤。
乖危掠衣物,剽悍胡能当?
咄嗟胠箧流,白日行堂皇。
既无官令严,谁恃身势强?
万人趋一门,黑暗如排墙。
溃地一鬨声,上辟鸮鹰翔。
进退居两难,翘企偕徬徨。
讹传咫尺间,已断濠河梁。
失色尽灰土,何有肝与肠?
共乞皇天仁,愿缓时日亡。
白晰谁家女,劙面无完裆。
绣袜污澜泥,认是官家郎。
还顾我亲属,欲止路无旁。
虽喜平安存,呼吸谁预防?
凛冽未入冬,草木先凋僵。
野烧发穷蛰,在坏何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