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水东西岸,寒云接渺茫。
平沙留雁迹,堠火靖龙荒。
木落晴峦出,冰坚雪练长。
经时疏定省,望日陡高冈。
辽水东西岸,寒云接渺茫。
平沙留雁迹,堠火靖龙荒。
木落晴峦出,冰坚雪练长。
经时疏定省,望日陡高冈。
此诗描绘了辽水两岸的壮丽景色与边塞的宁静氛围。首联“辽水东西岸,寒云接渺茫”以辽阔的视野开篇,辽水在东西两岸蜿蜒流淌,寒云与远方相连,营造出一种辽远而寒冷的景象。颔联“平沙留雁迹,堠火靖龙荒”进一步展现了边塞的静谧与辽远,平沙上雁群留下足迹,堠火在远处静静燃烧,象征着边防的安宁与警惕。颈联“木落晴峦出,冰坚雪练长”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与环境的严酷,树木凋零,晴朗的山峦显现,冰面坚固,雪线延长,展现出边塞冬日的肃穆与壮美。尾联“经时疏定省,望日陡高冈”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独特感悟,长时间的巡视与观察,使得他对边疆的地形地貌有了深刻的认识,望日之时,他陡然登高,或许是为了更好地眺望远方,或是为了内心的某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初边疆的自然风貌和军事防御的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边疆安全与稳定的深切关注和对边疆人民生活状态的思考。
岩窦常留雪,山雪不有心。
禅衣百衲重,香刹四明深。
驯鹿来衔果,栽松去作林。
自缘冠绂累,未解远公寻。
河隍多宿兵,兵食固所须。
幸时不战斗,畜养安可无。
古兴十万师,七十万家辍耕锄。
今来岁调饷,且与往昔殊。
不使民转挽,但使民归租。
急缓实塞下,商贾以利趋。
关西河东亦如此,军食虽足民实虚。
公乎抱长才,当有所画谟。
应不贷内府,重锦象牙明月珠。
边城预自足,宁待临事谕。
莫令汉庭臣,独言桑大夫。
殿幄陈金石,宫梧集凤凰。
侍臣严虎帐,法衮被龙章。
九谷初登稔,群黎共乐康。
宴盘犀作镇,舞缀锦成行。
玉碗盛冰滑,纱笼奏馔凉。
庑深容小语,槐密漏微阳。
庭立卫兼霍,坐尊萧与张。
清尘汲瑶井,泛宇蔼天香。
兽跃缘橦地,旗开踏鞠场。
楼传红帻唱,帘隐内家妆。
鸱攫曾无弹,蜂来误有芳。
门傍铜铸马,帝所翠为觞。
万国趋王会,诸公佩水苍。
螭头左史笔,陛楯半更郎。
雅著明时乐,需言盛德光。
添花慕平一,赐菊异元常。
身已陪多士,心宁愧下乡。
薄才何所补,歌咏播殊疆。
天下才名罕有双,今逢陆海与潘江。
笔生造化多多办,声满华夷一一降。
金带系袍回禁署,翠娥持烛侍吟窗。
人间荣贵无如此,谁爱区区拥节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