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其一》
《虞美人·其一》全文
唐 / 冯延巳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

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

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鸾舞。

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

(0)
注释
玉钩:装饰精美的挂钩。
鸾柱:饰有鸾鸟的琴柱。
调鹦鹉:教鹦鹉说话。
云屏:绘有云彩图案的屏风。
画堂:装饰华丽的大厅。
薄晚:傍晚时分。
春寒:春天的寒冷气息。
搴帘:掀起窗帘。
燕子:鸟类,常被视为报春的使者。
拂镜:掠过镜子。
月眉弯:形容新月如女子的细眉。
同心双结:象征爱情的心连心结。
阑干:栏杆,常指庭院或楼阁的围栏。
翻译
挂在门上的玉钩仿佛是鸾鸟的柱子,调试着鹦鹉学舌,婉转地留住春天的声音。
冷清的云屏画堂空无一人,傍晚的春寒袭来,令人无奈地看着落花随风飘散。
掀开窗帘,燕子低飞离去,掠过镜子的灰尘使鸾鸟翩翩起舞。
不知道今晚的月亮如弯弯的眉毛,有谁会佩戴着象征同心的双结,倚靠在栏杆旁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冯延巳的《虞美人(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以精致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淡雅脱俗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春天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这里,诗人用了“玉钩”、“鸾柱”来描绘室内的华丽装饰,而“调鹦鹉”则是女性细腻的声音在对鹦鹉说话。宛转两字传达了一种柔美且不舍昼夜之意,通过留春语来表达主人公对春天的珍惜和留恋。

“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诗人以“云屏”、“画堂”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春日里的晚风中,花瓣纷飞,更添几分无可奈何的哀愁。

“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鸾舞。”这两句诗则描绘了室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燕子的低飞象征着春天即将过去,而主人公却仍在细心地整理着周围环境,试图捕捉住流逝的美好。

“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夜晚情景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月亮和“同心双结”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情感联系,同时,“倚阑干”则表现了主人公在夜深人静之时的孤独与沉思。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春天易逝的无奈。

作者介绍
冯延巳

冯延巳
朝代:唐   字:正中   籍贯: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生辰:903--960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猜你喜欢

赠别·其一

江湖闻远役,风雨弄扁舟。

邂逅逢吾子,周旋写我忧。

云瞻三峡晦,波动五湖秋。

恨别休惊鸟,相忘已两鸥。

(0)

试笺

拨开宿火起炉烟,留得馀香伴夜禅。

落尽碧桃春不管,东风却放柳飞绵。

(0)

游仙词三十三首·其三十一

天花子落月中楼,香满三千世界秋。

下有老人常斫树,至今玉斧不曾修。

(0)

邻僧以木龛养蜂一日坠地僧见蜜积燎烟薰蜂蜂大骇散因割取几尽适睹此事感而有作

采花供课能满庾,不自营巢庇风雨。

垒土削板非爱君,君自归之若安堵。

一声衙集律令严,两股挟持筋力苦。

栋宇不牢偶堕地,尽见室家窥积聚。

王缘积久颇厚实,招寇慢藏谁自取。

山僧平日恐物伤,忍向么微施数罟。

岂嫌嚼蜡味太薄,一割未厌犹再鼓。

初犹忍恋纵追螫,俄困薰灼难力拒。

惊飞浪走触藩篱,往往散堕折肱股。

害身即是养身人,爱本为仇慈是虎。

尝闻释氏戒夺食,此道胡为今不数。

刀头得蜜吾何有,出力为君傍作主。

劝僧切勿苦有情,盍用慈悲铭肺腑。

且留馀食供岁事,庶得春风容慢舞。

丁宁更喻众蜂王,自此亦可宽祖簿。

(0)

早受樵人贡,春兰访旧盟。

谢庭誇瑞物,楚泽撷芳名。

苍玉裁圭影,紫檀含露英。

奚奴培护巧,苔藓绿菁菁。

(0)

铜马歌

君不见武皇逸志凌九垓,追风蹑影思龙媒。

鲁班门外立铜马,天厩万匹皆尘埃。

又不见伏波将军破交贼,归来殿前献马式。

据鞍习气殊未衰,想见老子真矍铄。

两京翻覆知几秋,只有山河供客愁。

孤烟落日蚕丛国,出此神物于荒丘。

千年黄壤谁作主,犹把归心泣风雨。

但恐一朝去无踪,有似丰城宝剑化双龙。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