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风吹送雨丝丝,洒竹敲窗漏正迟。
可许为霖酬夙志,小楼听到五更时。
暗风吹送雨丝丝,洒竹敲窗漏正迟。
可许为霖酬夙志,小楼听到五更时。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细雨绵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滴在竹叶上跳跃、敲击窗户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借夜雨抒发了对雨水的期待与感慨,似乎在等待雨水带来某种改变或慰藉,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暗风吹送雨丝丝”,开篇即以暗淡的风和细密的雨点勾勒出夜晚的景象,暗风暗示了一种不显眼但持续的力量,而雨丝丝则形象地描绘了雨的轻柔与连绵,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洒竹敲窗漏正迟”,进一步描写了雨滴在竹叶上的跳跃和敲击窗户的声音,这里的“漏正迟”可能是指时间的缓慢流逝,也可能是对雨水滴落速度的描述,通过声音的细节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可许为霖酬夙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期待,似乎在等待雨水能够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这种“夙志”可能是对丰收的期盼、对自然和谐的向往,或是对某种精神寄托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层次的联系和情感交流。
“小楼听到五更时”,最后以时间的推移结束全诗,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深的思考。在小楼中度过整个夜晚,直到五更时分,不仅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特别关注和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体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久作他乡客,深惭薄宦非。
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
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
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