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崔巍拔地高,殿堂钟磬日嗷嘈。
篆烟昼永飘香霭,山雨宵深响怒涛。
鸾石苔痕青掩映,星池柳影绿周遭。
琅环即此为仙境,谁向屠门解放刀。
宫阙崔巍拔地高,殿堂钟磬日嗷嘈。
篆烟昼永飘香霭,山雨宵深响怒涛。
鸾石苔痕青掩映,星池柳影绿周遭。
琅环即此为仙境,谁向屠门解放刀。
这首诗描绘了指南宫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首联“宫阙崔巍拔地高,殿堂钟磬日嗷嘈”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宫殿的雄伟高耸,以及殿堂内钟磬声的悠扬,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气氛。接着,“篆烟昼永飘香霭,山雨宵深响怒涛”两句,通过白天的篆烟袅袅和夜晚山雨的怒涛声,展现了宫中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观,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与时间的流转。
“鸾石苔痕青掩映,星池柳影绿周遭”则进一步描绘了宫内的细节之美,鸾石上的青苔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星池边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绿影婆娑,充满了生机与和谐。最后,“琅环即此为仙境,谁向屠门解放刀”表达了诗人对这里如同仙境般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中暴力与血腥的反感,向往着心灵的宁静与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指南宫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完美融合,既展现了建筑的宏伟壮观,又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灏气收残暑。恰金飙、夜来染就,小山幽树。
丛桂离离香满径,正值秋棠开处。
掩映也、倍添娇妩。
红烛三条围锁院,记妲娥、不肯相怜取。
平生恨,那堪数。思量旧事多如雨。
忆前生、婆娑曾在,清虚之府。
沦谪红尘三十载,却羡广寒清苦。
忘不了、花阴玉兔。
月到中秋光定满,折花枝、吾欲骖鸾去。
再快作,霓裳舞。
四壁萧然,每自笑、谋生无术。
空余得、半生落拓,酒狂诗癖。
短砌有花聊适宜,茅斋无地堪容膝。
问柴门,何事日长关,维摩疾。且瀹茗,松闲石。
且放艇,溪头月。况此身蝶梦,此生驹隙。
踪迹好寻闲处住,心情莫向愁边歇。
尽掀髯、一笑万峰横,遥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