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萧然,每自笑、谋生无术。
空余得、半生落拓,酒狂诗癖。
短砌有花聊适宜,茅斋无地堪容膝。
问柴门,何事日长关,维摩疾。且瀹茗,松闲石。
且放艇,溪头月。况此身蝶梦,此生驹隙。
踪迹好寻闲处住,心情莫向愁边歇。
尽掀髯、一笑万峰横,遥天碧。
四壁萧然,每自笑、谋生无术。
空余得、半生落拓,酒狂诗癖。
短砌有花聊适宜,茅斋无地堪容膝。
问柴门,何事日长关,维摩疾。且瀹茗,松闲石。
且放艇,溪头月。况此身蝶梦,此生驹隙。
踪迹好寻闲处住,心情莫向愁边歇。
尽掀髯、一笑万峰横,遥天碧。
这首《满江红·写怀》由清代诗人路有声所作,以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对自然的深情凝望。
开篇“四壁萧然,每自笑、谋生无术”,描绘了诗人面对简陋居所时的自我调侃与无奈,流露出一种超脱于物质困顿之上的豁达心境。接下来“空余得、半生落拓,酒狂诗癖”两句,既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对个性追求的肯定,展现出诗人虽生活困顿却仍坚守自我、醉心于文学艺术的执着精神。
“短砌有花聊适宜,茅斋无地堪容膝”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简陋与生活的朴素,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失落,反而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问柴门,何事日长关,维摩疾”一句,借用了佛教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深刻体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且瀹茗,松闲石。且放艇,溪头月”则是对当下生活的诗意描绘,通过品茶、游船等行为,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乐趣的智慧。“况此身蝶梦,此生驹隙”将人生比作短暂的梦境与飞逝的骏马,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生命的脆弱,激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最后,“踪迹好寻闲处住,心情莫向愁边歇”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之地安放身心,远离忧愁的愿望,体现了其对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追求。“尽掀髯、一笑万峰横,遥天碧”以豪迈的姿态收尾,展现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自信与乐观,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困境的坦然接受,也有对理想生活的热烈向往;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路有声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创作出了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