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郭春风岚已昏,鸦栖散吏掩重门。
雅居老纲常清净,夜对高僧无一言。
满郭春风岚已昏,鸦栖散吏掩重门。
雅居老纲常清净,夜对高僧无一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夜晚画面。首句“满郭春风岚已昏”写出了春天傍晚时分,城郭笼罩在微风和暮霭中,显得朦胧而宁静。"岚已昏"三字,形象地传达出黄昏时分山岚的轻柔与昏暗。
次句“鸦栖散吏掩重门”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寂静,乌鸦归巢,官吏散去,关门闭户,显示出官府的清闲与冷寂。"散吏"二字,暗示了诗人可能身处官场,但此时心境已远离尘嚣。
第三句“雅居老纲常清净”转向诗人自身的境况,"雅居"表达了诗人居住环境的高雅,"老纲常"则暗指他坚守传统的道德准则,生活简净。"清净"二字,既形容环境的洁净,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一句“夜对高僧无一言”,诗人选择在这样的夜晚与高僧相对,却不发一语,表现出他对禅定的追求以及对言语的省思。这种静默,既是与僧人的默契,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度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末近现代初的官场生活之余,更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净化的精神境界。
君问西州城下事,醉中叠纸为君书。
嵌空石面标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
神鬼曾鞭犹不动,波涛虽打欲何如。
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有余。
分无佳丽敌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
随分笙歌聊自乐,等闲篇咏被人知。
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
可惜当时好风景,吴王应不解吟诗。
妓房匣镜满红埃,酒库封瓶生绿苔。
居士尔时缘护戒,车公何事亦停杯。
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
随意往还君莫怪,坐禅僧去饮徒来。
并失鹓鸾侣,空留麋鹿身。
只应嵩洛下,长作独游人。
长夜君先去,残年我几何。
秋风满衫泪,泉下故人多。
醉伴腾腾白与刘,何朝何夕不同游。
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尊前倒即休。
催老莫嫌孙稚长,加年须喜鬓毛秋。
教他伯道争存活,无子无孙亦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