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织光阴若转机,几经夕晦几朝晖。
谁人挟刺骑驴蹇,若者簪花策马肥。
戆性自应怜汲黯,愤时胡竟死韩非。
茫茫今古伤心事,多少英雄志愿违。
梭织光阴若转机,几经夕晦几朝晖。
谁人挟刺骑驴蹇,若者簪花策马肥。
戆性自应怜汲黯,愤时胡竟死韩非。
茫茫今古伤心事,多少英雄志愿违。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间流转的无常与人生的多变。首联“梭织光阴若转机,几经夕晦几朝晖”运用比喻手法,将光阴比作穿梭织布的梭子,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如同织布般不断变换,既有夜晚的晦暗也有白天的光明,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颔联“谁人挟刺骑驴蹇,若者簪花策马肥”则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前一句“挟刺骑驴蹇”可能是指那些在艰难困苦中挣扎的人,他们或许背负着沉重的负担,生活不易;后一句“若者簪花策马肥”则描绘了另一种生活状态,那些能够享受生活、自由自在的人,他们或许生活富足,心情愉悦。这两句通过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人生际遇的差异。
颈联“戆性自应怜汲黯,愤时胡竟死韩非”引用历史人物汲黯和韩非的故事,汲黯是汉代著名的忠臣,因直言进谏而受到尊敬;韩非则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因不满当时的政治局势而自杀。这两句表达了对忠诚正直之士的同情,同时也对那些因愤世嫉俗而选择极端行为的人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惋惜。
尾联“茫茫今古伤心事,多少英雄志愿违”总结全诗,指出古今中外,无论是英雄豪杰还是平凡百姓,都有许多未能实现的志愿和梦想,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时间、人生、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十载长安,半生禁闼,饱历燕山冰雪。
下石危机,铄金谗口,幸保此身孤洁。
天子神明,重瞳朗鉴,邪正辨如胡越。
自归来、圣眷犹存,厚禄音书未绝。
屈指间、两听春莺,三瞻秋兔,镜里未添白发。
无虑无营,无嗔无喜,此是长生要诀。
北郭池亭,东山花鸟,闲处风光自别。
任逍遥、物外烟霞,不管人间岁月。
临水推窗,迎风倚槛,长忆玉楼琼宇。
碧岭堆螺,银塘铺练,檐柳细垂金缕。
坐待明蟾,修然池阁,幽意有谁共语。
舞婆娑、月色满庭,顾影三人成侣。
夜深时、露湿星榆,波摇海屋,如在清虚之府。
冷浸瑶台,寒生贝阙,应是广寒难住。
庾亮层楼,坡公短棹,几度照人今古。
且徘徊、今夕清光,休管明朝风雨。
烟尘满目。正木落燕山,天寒气肃。
北望居庸叠翠,万峰云簇。
黄金台上当时月,见几度、征旗矗矗。
冰合滹沱,风寒易水,不堪驻足。笑车马、少年追逐。
叹慷慨悲歌,古调难续。青史功名,只是一场荣辱。
七国英雄俱寂寞,但岁岁、花香草绿。
禁苑除夕,挥毫聊和,桂枝旧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