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推窗,迎风倚槛,长忆玉楼琼宇。
碧岭堆螺,银塘铺练,檐柳细垂金缕。
坐待明蟾,修然池阁,幽意有谁共语。
舞婆娑、月色满庭,顾影三人成侣。
夜深时、露湿星榆,波摇海屋,如在清虚之府。
冷浸瑶台,寒生贝阙,应是广寒难住。
庾亮层楼,坡公短棹,几度照人今古。
且徘徊、今夕清光,休管明朝风雨。
临水推窗,迎风倚槛,长忆玉楼琼宇。
碧岭堆螺,银塘铺练,檐柳细垂金缕。
坐待明蟾,修然池阁,幽意有谁共语。
舞婆娑、月色满庭,顾影三人成侣。
夜深时、露湿星榆,波摇海屋,如在清虚之府。
冷浸瑶台,寒生贝阙,应是广寒难住。
庾亮层楼,坡公短棹,几度照人今古。
且徘徊、今夕清光,休管明朝风雨。
这首明代夏言的《苏武慢·其二》次虞韵,描绘了诗人月下独酌于明月榭的场景。开篇“临水推窗,迎风倚槛”,诗人以动作渲染出清寂的氛围,仿佛与月亮相伴。接着,“碧岭堆螺,银塘铺练”运用比喻,描绘山岭如螺黛,湖面似银练,景色优美。
“檐柳细垂金缕”一句,柳丝轻柔,犹如金线垂落,增添了静谧的诗意。诗人期待着明亮的月亮升起,“修然池阁”中,他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却感叹无人共享这幽深的情怀。“舞婆娑、月色满庭”则通过月光下的舞动,表达了对孤独的自我慰藉。
夜晚渐深,露水打湿了星榆,海屋般的波光摇曳,诗人仿佛置身仙境。“冷浸瑶台,寒生贝阙”暗喻月宫的清冷,暗示自己难以久留此地。最后,诗人引用庾亮和坡公的典故,表达对历史与月光的感慨,决定沉浸在这份今夕的清光中,不顾明日风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为线索,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孤独而高洁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