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杨斗玉少参·其四》
《挽杨斗玉少参·其四》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愁瞻素旐下荒原,执绋伤心不可言。

梁狱上书应有恨,楚臣作赋本多冤。

河山斗北千年气,风雨滇南万里魂。

有友如余殊任侠,安能为尔叫天阍。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联“愁瞻素旐下荒原,执绋伤心不可言”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凄凉与哀痛,通过素旐(白色丧幡)和执绋(送葬时手持的绳索)的意象,渲染出一种肃穆而沉重的氛围,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难以言表。

颔联“梁狱上书应有恨,楚臣作赋本多冤”运用典故,借指逝者生前可能遭遇的不公与冤屈。这里引用了汉代司马迁因《史记》中批评当朝而被投入监狱的典故(“梁狱上书”),以及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大量忧国忧民之赋的典故(“楚臣作赋”),暗示逝者可能在政治或社会层面遭受了不公正对待,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颈联“河山斗北千年气,风雨滇南万里魂”则将情感进一步升华,以河山的壮丽和历史的悠久来寄托对逝者的怀念,同时也暗示逝者的精神如同风雨中的灵魂,虽远隔万里,却依然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寓意深远。

尾联“有友如余殊任侠,安能为尔叫天阍”表达了对逝者人格的赞美与敬仰。诗人自比为“任侠”的朋友,表示自己无法像朋友那样为逝者呼喊天神,表达了对逝者人格的崇敬和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切认同,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力感和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深沉的情感,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展现了诗人对逝者人格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是一首情感真挚、寓意深远的挽歌。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徵招四首·其三

冷鹃啼落西湖月,词人可怜俱老。

玉笥总埋云,剩秋风残照。

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

竹屋蘋洲,酒边花外,黯然怀抱。愁草。

掩闲门,知音绝,谁听怨琴悽调。

暗苇泣孤蛩,耿窗灯寒峭。

角巾归去好,定还共、夜台歌啸。

醉魂远剪纸难招,悔相逢不早。

(0)

玉漏迟三首·其一

寄愁何处好,金奁怕展,紫箫声杳。

十幅乌丝,寂寞怨琴凄调。

犹忆笼香倚醉,是旧日、承平年少。

憔悴早,词笺赋笔,半销衰草。

最怜渌水亭荒,曾几度流连,几番昏晓。

玉笥薶云,付与后人凭吊。

君自孤吟野鬼,谁念我、啼鹃怀抱。

消瘦了,恨血又添多少。

(0)

独坐

终南在吾目,秋色远接应。

谁招天外翠,来作窗中靓。

娟娟初画眉,盈盈独临镜。

云去物象空,月出心源莹。

我欲往从之,有客誇捷径。

洗耳复洗耳,松风入清听。

(0)

新春赓王釐韵

春到阳和万象舒,至阴深敛九泉居。

山川气霭坚冰泮,岳渎云生冷露除。

但向静中观造化,特专闲里运图书。

仁闻尧德兼天地,大洽苍生惟舜虞。

(0)

大堤曲四首·其一

日落襄阳城,月照大堤曲。

绣颊似花红,含情江水绿。

(0)

下第

主司头恼旧冬烘,更著书郎骨相穷。

晓赋得官何足道,直须遮马困吴融。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