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瞻素旐下荒原,执绋伤心不可言。
梁狱上书应有恨,楚臣作赋本多冤。
河山斗北千年气,风雨滇南万里魂。
有友如余殊任侠,安能为尔叫天阍。
愁瞻素旐下荒原,执绋伤心不可言。
梁狱上书应有恨,楚臣作赋本多冤。
河山斗北千年气,风雨滇南万里魂。
有友如余殊任侠,安能为尔叫天阍。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联“愁瞻素旐下荒原,执绋伤心不可言”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凄凉与哀痛,通过素旐(白色丧幡)和执绋(送葬时手持的绳索)的意象,渲染出一种肃穆而沉重的氛围,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难以言表。
颔联“梁狱上书应有恨,楚臣作赋本多冤”运用典故,借指逝者生前可能遭遇的不公与冤屈。这里引用了汉代司马迁因《史记》中批评当朝而被投入监狱的典故(“梁狱上书”),以及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大量忧国忧民之赋的典故(“楚臣作赋”),暗示逝者可能在政治或社会层面遭受了不公正对待,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颈联“河山斗北千年气,风雨滇南万里魂”则将情感进一步升华,以河山的壮丽和历史的悠久来寄托对逝者的怀念,同时也暗示逝者的精神如同风雨中的灵魂,虽远隔万里,却依然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寓意深远。
尾联“有友如余殊任侠,安能为尔叫天阍”表达了对逝者人格的赞美与敬仰。诗人自比为“任侠”的朋友,表示自己无法像朋友那样为逝者呼喊天神,表达了对逝者人格的崇敬和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切认同,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力感和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深沉的情感,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展现了诗人对逝者人格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是一首情感真挚、寓意深远的挽歌。
冷鹃啼落西湖月,词人可怜俱老。
玉笥总埋云,剩秋风残照。
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
竹屋蘋洲,酒边花外,黯然怀抱。愁草。
掩闲门,知音绝,谁听怨琴悽调。
暗苇泣孤蛩,耿窗灯寒峭。
角巾归去好,定还共、夜台歌啸。
醉魂远剪纸难招,悔相逢不早。
寄愁何处好,金奁怕展,紫箫声杳。
十幅乌丝,寂寞怨琴凄调。
犹忆笼香倚醉,是旧日、承平年少。
憔悴早,词笺赋笔,半销衰草。
最怜渌水亭荒,曾几度流连,几番昏晓。
玉笥薶云,付与后人凭吊。
君自孤吟野鬼,谁念我、啼鹃怀抱。
消瘦了,恨血又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