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学士使北》
《送李学士使北》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征盖霜空迥,飘飘迎塞鸿。

虏牙侵海角,汉节下天中。

酒薄阴山雪,裘寒易水风。

边声不可听,归思浩无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uéshì使shǐběi
sòng / guāng

zhēnggàishuāngkōngjiǒngpiāoyáoyíngsāi鸿hóng

qīnhǎijiǎohànjiéxiàtiānzhōng

jiǔbáoyīnshānxuěqiúhánshuǐfēng

biānshēngtīngguīhàoqióng

翻译
霜覆盖的天空显得格外辽阔,我独自飘荡迎接北归的鸿雁。
敌人的军队逼近海边,我们的使节却从天子那里出发,深入敌境。
喝着微温如阴山雪水的酒,穿着抵御易水寒风的皮裘。
边境的战声凄厉难忍,思乡之情浩渺无尽。
注释
征盖:远行的车盖。
霜空迥:霜白的天空广阔。
塞鸿:北方的鸿雁。
虏牙:敌军。
海角:海边。
汉节:中国的使节象征。
天中:天子所在之处。
酒薄:酒味淡薄。
阴山雪:阴山地区的雪水。
裘寒:皮衣寒冷。
边声:边境的战声。
归思:思乡之情。
浩无穷:广大无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季节的边塞风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一种孤独和怀念的情感。首句“征盖霜空迥,飘飘迎塞鸿”中,“征盖”指的是军旗,“霜空迥”则是天气寒冷的描述,这两词共同营造出一幅边塞秋天的画面。而“飘飘迎塞鸿”中的“飘飘”形容大雁飞行时的样子,给人一种自由而又遥远的感觉。

接下来的“虏牙侵海角,汉节下天中”则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荒凉感。这里的“虏牙”指的是敌人的牙城,即边防要塞,“侵海角”则暗示着战事的紧张。而“汉节下天中”中的“汉节”可能是指某个时节或是节日,结合上下文,这里应理解为秋分之后,太阳行经天空的中间位置,意味着深秋已至。

“酒薄阴山雪,裘寒易水风”一句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抒发。“酒薄”可能是指酒的味道淡薄,也可以理解为饮酒以解愁绪。阴山作为边塞地名,这里的“雪”与上文的“霜”相呼应,增添了一份寒冷和寂寞。而“裘寒易水风”则是对严寒天气中穿着厚衣依然感到寒冷的描述,通过“易水风”来形容边塞之地的凛冽。

最后,“边声不可听,归思浩无穷”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声音无法听到,内心的归乡情感却是无尽的。这两句通过对比,使得边塞的孤独和寂寞与内心深处的怀念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力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厚的边塞氛围和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篇颇具意境和情感深度的边塞送别诗。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止斋吟

知止于至善,修身止用诚。

五伦止此定,明德日新民。

(0)

诸葛武侯

南阳高卧隐人龙,出处躬耕莘野同。

讨贼祁山声大义,至今史册播丹忠。

(0)

瘦马

瘦马如束薪,寒沙粘绿发。

我非九方皋,谓有大宛骨。

渴引寒泉饮,饥剪青刍秣。

如何得甘豢,辄尔事蹄齧。

朝来试锦鞯,冲踏行步阔。

起立高于人,一顿金羁脱。

圉人虽有恩,亦惧来奔蹶。

古称去害群,吾宁痛鞭挞。

咄哉尔何心,无乃忘本末。

(0)

盆池

绿发柔莎碧甃连,湛如蛟穴贮寒泉。

谁将宝镜遗在地,照见浮云浸破天。

数鬣游鱼才及寸,一层绿荇小于钱。

待将闹物都除却,放出秋蟾夜夜圆。

(0)

盘洲杂韵上.木兰

未识春风面,先闻乐府名。

洗妆侬出塞,进艇客登瀛。

(0)

读虞美人草歌戏成

心似合驩因恨结,眉如别柳为愁弯。

樽前舞影风能偃,争奈当年力拔山。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