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高卧隐人龙,出处躬耕莘野同。
讨贼祁山声大义,至今史册播丹忠。
南阳高卧隐人龙,出处躬耕莘野同。
讨贼祁山声大义,至今史册播丹忠。
这首诗赞扬了诸葛亮作为隐士的高尚情操和出仕后对国家的忠诚。首句“南阳高卧隐人龙”描绘了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的贤者形象,如同潜藏的龙等待时机。次句“出处躬耕莘野同”则强调他与普通百姓一样,即使出仕也是从耕田务农开始,体现了他的朴实无华和脚踏实地。
后两句“讨贼祁山声大义,至今史册播丹忠”高度评价了诸葛亮北伐祁山,对抗曹魏的壮举,他的行动充满了大义,其忠诚事迹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诸葛亮智勇双全、矢志不渝的忠诚精神的敬仰。整体上,这是一首歌颂诸葛亮品德与功绩的怀古诗。
墙角残红,恍徐娘虽老,尚有丰姿。
纷纶绛节导从,不要街司。
随波万点,似阿房、漂出残脂。
休懊恼,丹铅褪尽,本来冰雪为肌。
老子平生心铁,被色香牵动,愁上双眉。
且祝东风小缓,沥酒芒儿。
道伊解冻,甚潘郎、鬓雪难吹。
犹忆侍,钧天广宴,万红舞袖披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