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盆池》
《盆池》全文
宋 / 郑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绿发柔莎碧甃连,湛如蛟穴贮寒泉。

谁将宝镜遗在地,照见浮云浸破天。

数鬣游鱼才及寸,一层绿荇小于钱。

待将闹物都除却,放出秋蟾夜夜圆。

(0)
注释
柔莎:形容青草柔软如丝。
碧甃:碧绿的砖砌池塘。
蛟穴:比喻深邃而清凉的水潭。
宝镜:珍贵的镜子。
浮云浸破天:浮云倒映在水中,仿佛要穿透天空。
数鬣游鱼:几条游动的小鱼。
绿荇:绿色的水草。
秋蟾:秋天的明月。
翻译
青丝般的柔草连接着碧绿的砖砌池塘,清澈如蛟龙的洞穴储藏着冰冷的泉水。
是谁不慎遗落了珍贵的镜子在地上,它映照出浮云浸染天空的景象。
几条游鱼只有寸许长,一片片绿萍比铜钱还要小。
等到把那些喧嚣之物全部清除,我将放出生机勃勃的秋月,让它每晚圆满无缺。
鉴赏

这首诗名为《盆池》,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盆池画面。"绿发柔莎碧甃连",形象地写出池边青草茂盛,池水碧绿,与青砖相接,宛如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湛如蛟穴贮寒泉",运用比喻,形容池水深邃清澈,仿佛蛟龙藏身的寒泉,给人以神秘之感。

"谁将宝镜遗在地",诗人以宝镜比喻池水,暗示池水的平静和明亮,如同一面被打翻的镜子,倒映着天空。"照见浮云浸破天",进一步描绘了池水映照天空的景象,云彩仿佛被池水浸透,与天融为一体。

"数鬣游鱼才及寸,一层绿荇小于钱",诗人通过描绘几寸长的游鱼和比铜钱还要小的绿色水草,展现出池水的宁静和生命的微小,增添了生动的细节。

最后两句"待将闹物都除却,放出秋蟾夜夜圆",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向往,希望去除尘世的喧嚣,让池中的秋月(象征着圆满和宁静)得以清晰地展现,寓意着诗人追求心灵的澄净和生活的简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郑獬
朝代:宋   号:云谷   籍贯:虔化   生辰:1022——1072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猜你喜欢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0)

放言五首·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0)

墨菊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0)

清明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齧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0)

言怀

兰碎作香尘,竹裂成直纹。

炎火炽昆冈,美玉不受焚。

孤生抱寸志,流离敢忘君。

酿桂餐菊英,洁斋三沐熏。

孰云九关远,精意当彻闻。

捐躯诚有地,贾勇先三军。

不然赍恨死,犹冀扬清芬。

愿乞一棺地,葬近要离坟。

(0)

雪后煎茶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