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春去留难住,愁里年华。病里韶华。
消尽吟情枉自嗟。风狂雨骤催飘泊,短命桃花。
薄命杨花。底事伤心聚一家。
惜春春去留难住,愁里年华。病里韶华。
消尽吟情枉自嗟。风狂雨骤催飘泊,短命桃花。
薄命杨花。底事伤心聚一家。
这首《采桑子》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春逝的惋惜与哀愁。开篇“惜春春去留难住”,诗人以“惜”字开头,直接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之情,春光易逝,无法挽留,这种情感在“留难住”三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接着,“愁里年华。病里韶华。”这两句将个人的愁绪与年华的流逝紧密相连,不仅感叹时光匆匆,更是在病痛中感受岁月的无情。这里的“韶华”指美好的时光或青春年华,通过“愁”和“病”的状态,强化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痛苦。
“消尽吟情枉自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诗人感叹自己虽有满腔的感慨与思绪(“吟情”),却只能徒然叹息,无法改变春去秋来的自然规律。这一句中的“枉自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力与悲凉。
下半阙转而描写自然界的景象,“风狂雨骤催飘泊,短命桃花。薄命杨花。”狂风暴雨催促着桃花和杨花的凋零,桃花短暂的生命与杨花的轻薄命运在这里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桃花与杨花的“飘泊”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暗喻了人生的漂泊不定。
最后,“底事伤心聚一家。”这句话将情感推向高潮,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深哀叹。在诗人看来,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似乎都难以逃脱悲伤的命运,这种聚在一起的“伤心”,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世界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命运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洞庭春色摇烟空,两山如带断复通。
吴舠惯剪巨浪出,旭日更照疏林红。
林端濛濛山翠袭,细蕊乔柯烂生色。
榜人歌起青芦中,山家吠犬朱樱侧。
回飙送影帆容与,远岫垂阴近峰仄。
由来震泽饶波浪,复此春游好风日。
主人且停杯,听我尊前歌。
此时有酒不厌少,此时看山不厌多。
但得两山长在眼,那愁万顷来风波。
春光可惜渺如许,卜居未定成蹉跎。
不识鱼君陂,幸识鱼君令。
城隅敞台榭,水木相翳映。
谓予此栖迟,差可閒眺听。
是时秋气深,白露渐兰径。
瘦石裹苔斑,寒花栖蝶暝。
女墙逻柝喧,梵阁宵钟应。
虑淡群物轻,时危百忧并。
皎皎明月枝,惊乌栖不定。
茗窗静披览,冥缅独无竟。
昔贤曾授经,履屐痕犹剩。
导汶自艾山,南流达新甫。
东蒙配岱宗,其首挈邹鲁。
一山一水间,幽胜略可数。
薄营本荒陬,芟除辟宿莽。
双溪作襟带,连冈若环堵。
结屋八九间,开径数十武。
欹仄植亭栈,夷旷筑场圃。
畚锸连朝昏,胼胝易寒暑。
但求静者便,不厌作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