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城劳怅望,烟树一浮洲。
地湿人多病,林寒叶易秋。
人家留鸟迹,国税独渔舟。
夜月珠光在,多应照客愁。
盂城劳怅望,烟树一浮洲。
地湿人多病,林寒叶易秋。
人家留鸟迹,国税独渔舟。
夜月珠光在,多应照客愁。
这首明代凌楷的《高邮》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凄凉与哀愁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中以“盂城劳怅望”开篇,点明了诗人站在高邮这座古城前,心中充满了忧郁和感慨。接着,“烟树一浮洲”一句,通过烟雾缭绕的树木和远处漂浮的小岛,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地湿人多病,林寒叶易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与凄冷,暗示了人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湿气弥漫的地面,不仅让人生病,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而寒冷的树林中,落叶纷飞,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
“人家留鸟迹,国税独渔舟”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体的无奈。在这样的环境中,百姓的生活被国家赋税所压榨,只能依靠捕鱼为生,留下的是孤独与辛酸。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
最后,“夜月珠光在,多应照客愁”以月夜的美景反衬内心的愁绪,月亮虽美,却无法照亮心中的忧伤。这句话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这首《高邮》诗通过对高邮这一特定地点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世态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间疾苦的关怀,使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一份悲悯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