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独龙东路得平冈,始免游人屐齿妨。

更有主林身半现,与公随转作阴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fēngèrniánshíyuèzhènggōnggǎizuòshī
sòng / wángānshí

lóngdōngpínggāngshǐmiǎnyóurén齿chǐfáng

gèngyǒuzhǔlínshēnbànxiàngōngsuízhuǎnzuòyīnliáng

注释
独龙东路:指某个地方的道路。
得:获得,变得。
平冈:平坦的高地。
始:开始。
免:避免。
屐齿:木屐的齿,这里比喻鞋底的花纹或凹凸。
妨:妨碍,阻碍。
主林:主要的树林。
身半现:树木露出一半以上。
与公:和你一起,指读者或行人。
随转:随着你的移动。
作阴凉:提供阴凉。
翻译
独龙东路如今平坦开阔
从此游客不必担心鞋底被磨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经过修缮后的道路,表达了对美好景象和人文环境改善的赞赏。"独龙东路得平冈"一句,展示了道路变得平坦无阻,游人可以更加舒适地前行。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刻画,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公共设施改进的关注和满意。

接着,"始免游人屐齿妨"进一步强调了这样的环境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屐齿"指的是鞋和马蹄,这里隐喻着路面变得平整,既方便行走也减少了对马匹的损害。

"更有主林身半现"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情景,树木似乎在道路两旁呈现出它们的形态,为过往的人们提供了阴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也暗示着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与公随转作阴凉"则表达了一种共享之美的意境。诗人通过将自己与读者(公)放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共同体验这份由自然与修路带来的舒适和愉悦。这也象征着作者希望这种改善能够惠及每一个人。

整首诗通过对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于公共事务的投入和成就感。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耒阳谒杜少陵墓·其二

无凭唯白骨,不朽是遗名。

风雅归唐史,牢骚似屈平。

荒祠临古渡,疑冢傍孤城。

魂气千秋在,难忘恋阙情。

(0)

王紫诠观察招同袁休庵通政梁药亭太史暨廖陈屈黄诸子宴集城西别业余不及赴观察以公宴诗见示属和赋此答之

春明假上方,西轩恣偃息。

惠风集菩提,钟磬閒巾舄。

使君罢循州,蚕丛开棨戟。

弭节尉佗城,置酒召嘉客。

坐上半簪缨,馀子皆名硕。

六博间弹棋,高吟穷晨夕。

贱子亦见招,将命屡催逼。

闻召欢且疑,次且驻孤策。

顾彼未同言,念此云泥隔。

况乏季重才,敢厕南皮席。

乃承折瑶华,邀我兰苕摘。

宋人不自量,腼然发燕石。

见彼西施容,憎貌惭逾积。

年来倍疏慵,荒芜及笔墨。

弹射神宗工,一示虞翻宅。

(0)

哭梁海曲·其一

故国追欢三十秋,晚来避地共离忧。

大夫世业唯经笥,处士终身一钓裘。

墓木剑悬期季札,灵床琴在恸王猷。

定知化鹤归城郭,不似寻常但首丘。

(0)

黄山人耀之新跛戏之

闻道篮舆病益贫,葵心日暮更忘身。

凤栖未献空完璞,骥伏长鸣枉绝尘。

门下不须识子产,车中还可坐孙膑。

小冠制就传经倦,莫注春秋学半人。

(0)

赠朱未央

朱子篆朱文,高名天下闻。

诗成头欲白,兴会酒微醺。

倾耳谈前席,新眉画细君。

交游尽萧索,结绶几时云。

(0)

送汪琼州觐省兼怀族叔

驱车辞上国,渡海觐庭闱。

二月祥风至,孤帆背雁飞。

政清驯卉服,禄养着莱衣。

因念吾家籍,竹林何日归。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