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汶自艾山,南流达新甫。
东蒙配岱宗,其首挈邹鲁。
一山一水间,幽胜略可数。
薄营本荒陬,芟除辟宿莽。
双溪作襟带,连冈若环堵。
结屋八九间,开径数十武。
欹仄植亭栈,夷旷筑场圃。
畚锸连朝昏,胼胝易寒暑。
但求静者便,不厌作者苦。
导汶自艾山,南流达新甫。
东蒙配岱宗,其首挈邹鲁。
一山一水间,幽胜略可数。
薄营本荒陬,芟除辟宿莽。
双溪作襟带,连冈若环堵。
结屋八九间,开径数十武。
欹仄植亭栈,夷旷筑场圃。
畚锸连朝昏,胼胝易寒暑。
但求静者便,不厌作者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汶河源头艾山开始,南流向新甫,再向东与泰山相配,邹鲁之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通过“一山一水间,幽胜略可数”,诗人赞美了这片山水间的宁静与美好。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荒僻之地辟地造屋的过程,从“薄营本荒陬,芟除辟宿莽”可见其艰苦的努力。双溪环绕,连绵的山冈仿佛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而在这片土地上,诗人建造了简陋的居所,开辟了道路,甚至搭建了亭台栈道,种植了农田。无论是“畚锸连朝昏,胼胝易寒暑”的辛勤劳作,还是“但求静者便,不厌作者苦”的心志,都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展现了诗人归隐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深刻体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田园世界。
马上逢重九,登高已有诗。
今朝陟高阁,仍是季秋时。
把菊作佳节,铺笺掞好辞。
泬寥天宇宽,襟带河山披。
依稀鸡犬声,掩映桑麻枝。
广陌嘶骄骑,朱楼飐酒旗。
谯邑既云富,何加曰教之。
寄语彼京兆,莫视传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