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才子舄翩翩,尊酒韩江怆别筵。
两瑟阳春推国手,一帘明月见家传。
羊肠勿惮八千里,凤翮还归尺五天。
岂是风尘犹宦拙,丝纳遄发衮衣前。
建安才子舄翩翩,尊酒韩江怆别筵。
两瑟阳春推国手,一帘明月见家传。
羊肠勿惮八千里,凤翮还归尺五天。
岂是风尘犹宦拙,丝纳遄发衮衣前。
这首明代林熙春所作的《送经历李毓岩入觐》诗,以送别为题,表达了对友人赴京述职的深情厚谊与勉励之情。
首联“建安才子舄翩翩,尊酒韩江怆别筵”,开篇即以“建安才子”喻指友人,形象地描绘了其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形象。同时,“尊酒韩江”则点明了送别的地点,韩江边的宴席上,满载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这里运用了借代和场景描写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深情而略带伤感的氛围。
颔联“两瑟阳春推国手,一帘明月见家传”,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赞誉与期待。通过“两瑟阳春”这一比喻,赞美友人在音乐艺术上的高超技艺;“国手”一词,则强调了其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一帘明月见家传”则暗示了友人将带着家族的荣耀与传统进入京城,预示着他在仕途上的辉煌前景。
颈联“羊肠勿惮八千里,凤翮还归尺五天”,表达了对友人长途跋涉、不畏艰难的勇气与信心。以“羊肠”比喻道路崎岖,但“勿惮八千里”则展现了友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决心。“凤翮”象征着友人的志向高远,最终“还归尺五天”,即回到京城,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尾联“岂是风尘犹宦拙,丝纳遄发衮衣前”,则是对友人仕途顺利、未来可期的美好祝愿。通过反问句式,强调了友人并非因为官场的风尘而显得拙劣,而是即将在仕途上大展宏图,有望穿上象征权力与荣誉的衮衣,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间的深厚友谊与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
朝望宣城,夕企云林。扫花钓月,清我闲心。
城东之山倚天碧,手扪南斗近咫尺。
幽人筑堂面山坐,绝似谢公故时宅。
谢公今何在,苍苔剪行迹。
调笙诵新诗,流水照白石。
看水作明镜,年光静来往。
夜深敬亭雨,坐见南湖长。
清风被长阪,鸟度蒹葭响。
云之林兮不可攀,中有青猿白鹤相盘桓。
林之云兮不可缚,时来宿我青檐端。
昂藏老仙人,抱剑卧山侧。
忆在中华时,相逢发未白。
问之不笑亦不言,阿蒙中子瀛洲客。
却起遗我宝字书,依稀摄精炼魂魄。
相期后天无极年,共尔守之合自然,专气还得同飞仙。
未登云林堂,试作云林歌。
嗟我久客意衰迈,云林云林奈若何。
《云林歌,为贡供奉作》【元·范梈】朝望宣城,夕企云林。扫花钓月,清我闲心。城东之山倚天碧,手扪南斗近咫尺。幽人筑堂面山坐,绝似谢公故时宅。谢公今何在,苍苔剪行迹。调笙诵新诗,流水照白石。看水作明镜,年光静来往。夜深敬亭雨,坐见南湖长。清风被长阪,鸟度蒹葭响。云之林兮不可攀,中有青猿白鹤相盘桓。林之云兮不可缚,时来宿我青檐端。昂藏老仙人,抱剑卧山侧。忆在中华时,相逢发未白。问之不笑亦不言,阿蒙中子瀛洲客。却起遗我宝字书,依稀摄精炼魂魄。相期后天无极年,共尔守之合自然,专气还得同飞仙。未登云林堂,试作云林歌。嗟我久客意衰迈,云林云林奈若何。
https://shici.929r.com/shici/fQZ9hIG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