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经历李毓岩入觐》
《送经历李毓岩入觐》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建安才子舄翩翩,尊酒韩江怆别筵。

两瑟阳春推国手,一帘明月见家传。

羊肠勿惮八千里,凤翮还归尺五天。

岂是风尘犹宦拙,丝纳遄发衮衣前。

(0)
鉴赏

这首明代林熙春所作的《送经历李毓岩入觐》诗,以送别为题,表达了对友人赴京述职的深情厚谊与勉励之情。

首联“建安才子舄翩翩,尊酒韩江怆别筵”,开篇即以“建安才子”喻指友人,形象地描绘了其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形象。同时,“尊酒韩江”则点明了送别的地点,韩江边的宴席上,满载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这里运用了借代和场景描写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深情而略带伤感的氛围。

颔联“两瑟阳春推国手,一帘明月见家传”,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赞誉与期待。通过“两瑟阳春”这一比喻,赞美友人在音乐艺术上的高超技艺;“国手”一词,则强调了其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一帘明月见家传”则暗示了友人将带着家族的荣耀与传统进入京城,预示着他在仕途上的辉煌前景。

颈联“羊肠勿惮八千里,凤翮还归尺五天”,表达了对友人长途跋涉、不畏艰难的勇气与信心。以“羊肠”比喻道路崎岖,但“勿惮八千里”则展现了友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决心。“凤翮”象征着友人的志向高远,最终“还归尺五天”,即回到京城,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尾联“岂是风尘犹宦拙,丝纳遄发衮衣前”,则是对友人仕途顺利、未来可期的美好祝愿。通过反问句式,强调了友人并非因为官场的风尘而显得拙劣,而是即将在仕途上大展宏图,有望穿上象征权力与荣誉的衮衣,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间的深厚友谊与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看东亭新笋

问竹何年有,亲曾共岁寒。

昨传新笋发,扶杖绕林看。

(0)

送别周仪之推官赴钱塘并简李四秘书

武帝龙飞第一春,京华相送各沾巾。

讵知邂逅文身地,总是栖迟皓首人。

山驿蛟眠星满洞,水乡雁起月迷津。

若逢李泂南天竺,为说前书感谢频。

(0)

和李溉之园居杂咏八首·其三

圃色依帘障,天光切户庭。

草生连夜雨,花落遍池星。

未遂翔寥廓,真堪托晦冥。

逢时须紫燕,得意拂青萍。

(0)

寄宿维扬驿,寄怀王仪伯

水墅见明月,适随归桌圆。

故人在郡国,今夜隔风烟。何日征河内?

常时诵颍川。经过因念此,书信赖流传。

(0)

赠别徐教授之钦州二首·其一

徐子雅好易,白头来上京。如何怀远檄?

竟往教专城。山近烟霞密,江澄瘴疠清。

朋游政事少,况在仰修名。

(0)

云林歌,为贡供奉作

朝望宣城,夕企云林。扫花钓月,清我闲心。

城东之山倚天碧,手扪南斗近咫尺。

幽人筑堂面山坐,绝似谢公故时宅。

谢公今何在,苍苔剪行迹。

调笙诵新诗,流水照白石。

看水作明镜,年光静来往。

夜深敬亭雨,坐见南湖长。

清风被长阪,鸟度蒹葭响。

云之林兮不可攀,中有青猿白鹤相盘桓。

林之云兮不可缚,时来宿我青檐端。

昂藏老仙人,抱剑卧山侧。

忆在中华时,相逢发未白。

问之不笑亦不言,阿蒙中子瀛洲客。

却起遗我宝字书,依稀摄精炼魂魄。

相期后天无极年,共尔守之合自然,专气还得同飞仙。

未登云林堂,试作云林歌。

嗟我久客意衰迈,云林云林奈若何。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