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思晦弟双清轩》
《次韵思晦弟双清轩》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门前无俗驾,篱外有青山。

不出已成趣,懒惰心所安。

鸣鸠惊午梦,意消风物闲。

可怜脩竹林,遮我茅三间。

兄每缘诗来,有时忘巾冠。

永愧隔壁呼,束带酬问端。

此诗可三复,句挟风霜寒。

令人想见之,恨身无羽翰。

寿子一杯水,世隘轩独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生活画卷,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逸世界。诗中“门前无俗驾,篱外有青山”两句,开门见山地展现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壮丽,仿佛置身于一片远离尘世的净土之中。

“不出已成趣,懒惰心所安”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状态的满足和享受,不需外界纷扰,内心自得其乐。接下来,“鸣鸠惊午梦,意消风物闲”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悠闲,午后的时光在鸟鸣声中悄然流逝,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可怜脩竹林,遮我茅三间”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屋后的竹林,不仅为居所增添了几分雅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而“兄每缘诗来,有时忘巾冠”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诗歌也能成为沟通的桥梁,让彼此的心灵更加贴近。

最后,“永愧隔壁呼,束带酬问端”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与尊重,即使是在简单的问候中,也要以庄重的态度回应,体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次韵景文雪中见寄

未能谈笑破愁城,犹幸都无俗事撄。

载酒何人过扬子,评诗今日得钟嵘。

杜门落漠尘埃隔,扫径侵寻霰雪生。

谁向梁园能授简,看君文格出天成。

(0)

中夏

朝晡广厦坐攲斜,稍觉炎天气象加。

紫玉箫攒湘竹笋,赤霜袍烂海榴花。

悠悠物外身无事,扰扰人閒智有涯。

五鼎一瓢何必问,且凭诗句度年华。

(0)

五言蓬莱山送徐仲微赴蓬莱令

渤海三神山,蓬莱隐嵯峨。

仙人桂叶舟,浮矣明月波。

惊尘不可到,飞鸟不能过。

世人但传闻,欲往为奈何。

胡然古荒王,甘心事欺詑。

于今祷祠迹,往往存山阿。

当时燕齐间,方士肩相摩。

遗俗颇沦胥,官不严禁诃。

子去为邑尹,施舍各有科。

兹实系教化,无宜反媕婀。

平生学诗书,仁术尝切磋。

毋曰百里小,民人岂不多。

谁当之武城,敢复闻弦歌。

(0)

西湖四时四首·其四

夕阳照水晚登楼,皎月涵波夜泛舟。

珍重前贤开展意,中年长愿守閒州。

(0)

陈和叔游龙门先归

玉峰环照碧伊寒,楼阁参差四望间。

散骑从游皆故友,一川清景彻南山。

笑言迥出尘埃外,心意都如物象閒。

夫子官居惯追赏,故饶诸客独先还。

(0)

酬安之罢赴真率会

席上多佳客,非君众不怡。

诗词虽有激,诚意在相思。

朋旧难疏间,年龄合养颐。

何如两俱便,忺出莫推辞。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