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和叔游龙门先归》
《陈和叔游龙门先归》全文
宋 / 范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玉峰环照碧伊寒,楼阁参差四望间。

散骑从游皆故友,一川清景彻南山。

笑言迥出尘埃外,心意都如物象閒。

夫子官居惯追赏,故饶诸客独先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和叔与友人在龙门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玉峰环照碧伊寒,楼阁参差四望间”,以“玉峰”、“碧伊”、“楼阁参差”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山清水秀、楼阁错落的画面,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将“碧”与“寒”相结合,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凉爽。

颔联“散骑从游皆故友,一川清景彻南山”,进一步点明了人物关系与活动场景。诗人以“散骑”这一古代官职代指陈和叔,表明他与随行者都是老朋友,一同在广阔的山水间畅游。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共同欣赏与追求。

颈联“笑言迥出尘埃外,心意都如物象閒”,通过“笑言”、“尘埃外”、“物象閒”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陈和叔及其随行者言行举止的赞赏。他们的话语超脱世俗,心灵如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宁静自在,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尾联“夫子官居惯追赏,故饶诸客独先还”,以“夫子”尊称陈和叔,强调他在官场中的地位与经验,同时也点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使在众人之中,也能独树一帜,率先离开,显示出他的独特品味与洒脱风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和叔游龙门情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更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以及个体在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独特定位与追求。

作者介绍
范纯仁

范纯仁
朝代:宋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
猜你喜欢

题耕牧图

幽人薄世味,耕牧山之阴。

自抱村野姿,常怀畎亩心。

行行南山歌,落落《梁甫吟》。

挂书牛上角,挥锄瓦中金。

饱饭黄昏后,力田春云深。

四体勤树艺,三生悟浮沈。

巢父世高尚,德公人所钦。

伊人去已远,高风邈难寻。

抚卷空叹息,俯仰成古今。

(0)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其二

銮江镇上双江洲,大船解缆荒洲头。

挂帆蔽空搥鼓发,白浪卷雪风萧飕。

故山三日忽到眼,恍忽天上飞骅骝。

向来归兴有如此,今日送子心悠悠。

(0)

山居吟·其三

山厨寂寂断炊烟,冻锁泉声欲雪天。

面壁老僧无定力,又思乞食到人间。

(0)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十二

法道寥寥不可模,一庵深隐是良图。

门前养竹高遮屋,石上分泉直到厨。

猿抱子来崖果熟,鹤移巢去涧松枯。

禅边大有閒情绪,收拾乾柴向地炉。

(0)

云林画

望见龙山第一峰,一峰一面水如弓。

水边亭子无人到,犹有前时蹑屐踪。

(0)

浙江晚眺

昔年吴越事并吞,留得青山只断魂。

落日正明渔浦渡,归鸦遥点范家村。

云分雨脚回沙溆,帆趁潮头出海门。

欲问凄凉千古意,鸱夷何处有儿孙。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