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
《画》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步屧空林散夜凉,断桥斜带入溪霜。

仙家晚饭无烟火,犹记山中石髓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林间散步的清冷与静谧,以及对仙家生活的向往与想象。

首句“步屧空林散夜凉”,以“步屧”(轻步行走)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空旷的林间漫步的情景,夜晚的凉意随着脚步散开,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悠然的氛围。这里的“空林”不仅指出了环境的空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次句“断桥斜带入溪霜”,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断桥横跨于溪流之上,斜斜地映入晨霜之中,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又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寒意和神秘感。这一句通过“断桥”与“溪霜”的结合,巧妙地将视觉与触觉的感受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淡淡的霜气。

第三句“仙家晚饭无烟火”,转而想象一个远离尘嚣、充满仙气的世界。在这里,仙家的生活似乎与世俗迥异,晚饭时分没有烟火的痕迹,或许意味着他们以自然之物为食,或是拥有超凡脱俗的能力,无需烟火烹饪。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犹记山中石髓香”,则将思绪拉回现实,但又不完全局限于现实。诗人回忆起山中的石髓香气,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某种超凡体验的追忆。石髓香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美好的情感,让人联想到仙境般的美好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长安新城·其二

纸钱如雪草如烟,百五家家上墓田。

春去思乡浑欲老,愁来欹枕不成眠。

(0)

题杜处士宅

乔木苍苍北杜村,百年人物几家存。

一枝气在冲和地,五世名全孝义门。

壁上诗章犹未泯,碑阴谱牒尚堪论。

不因种德何能尔,更拟流风到后昆。

(0)

十月朔旦枕上偶成

三干里外未归人,四五旬来半病身。

莫问男婚并女嫁,须知亲老又家贫。

田园几处荒芜尽,坟墓何人拜扫新。

渭水无情过门去,也能呜咽助悲辛。

(0)

民谣·其二

县中学馆喜新开,抱取儿孙去看来。

正值县官行礼日,雍容揖让列尊罍。

(0)

奎倚席渭城校室伏承耕学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远自故里寄惠新诗教诏之谊暌离之情备溢乎辞捧诵再四感愧交并不能已已既次严韵属和奉怀因兴起丰城云门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例借前韵各成一首以见区区向往之私至于落句嬴瀛互用亦足明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也·其七潜夫

每忆荆州人物论,如君所敬是吾情。

月明蟋蟀秋相俟,霜重蒹葭水未生。

鞸琫佩刀金错落,和鸾在式玉锵鸣。

从容名教无穷乐,何必遥寻海外瀛。

(0)

次韵吴明府

赴阙是还乡,无烦恨路长。

蟏蛸空罥户,䆉稏已登场。

转觉行期近,频添别泪滂。

云泥从此隔,聊复驻遥装。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